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这些中国传统饮食方法和生活方式,真心比外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2/10/26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256.html

每次走在街上,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会想,他们接下来会吃什么,吃完后会发生什么?比如,有的人走进麦当劳点一份快餐,五分钟全部扫光;有的人走进一家中餐馆,点几道小菜,花一个小时吃完。在这之中,是否可以进一步的深思,在饮食和健康(尤其是和肥胖有关的健康问题)之间,是否可以和解。

人们总是走得太快,忘记慢下来吃饭。

自从炸薯条和巨无霸的出现,国内肥胖和糖尿病开始急剧增加。如果我们仔细回忆和甄别,我们能从这一切中学到什么呢?

一些营养专家告诉我们,中国人(亚洲人)更瘦是因为吃了很多大米。因为一些科学研究发现,与典型的西方饮食相比,中国(亚洲)饮食确实有更大的新陈代谢改善。

还有一些外国营养专家认为,中国人更健康(更瘦),因为他们吃肉更少。这之后,权威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推翻了这个观点,因为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动物性食品与癌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缘由,我相信,比起米饭,在中式餐饮甚至一些传统生活方式中,藏着更多的健康秘密。

树洞君花了一些时间,来仔细回忆我们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所抛却的一些选项,如果你感觉有用,那么,尽快把它们找回来!

1-取材天然,吃的讲究

传统的中式饮食、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都有比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比如枸杞和人参,菌菇木耳蜂蜜等等。人们崇尚原生态养殖,许多鸡鸭鱼都在野外吃虫子和野菜,而不是谷饲;而南方和东北茂密的森林中,到处生长的蘑菇,是绝佳的“超级食品”来源。许多食材撇开蛋白质和营养素不谈,还有助于预防慢性炎症和慢性疾病。时至今日,中国文化一直把原生态的食材作为上品,而欧美文化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不过最近他们开始接触原始饮食了)。

2-吃整个食物

与成箱的无骨、无皮、无味的好市多鸡胸肉不同,中国厨师什么都不浪费,他们用骨头和内脏做汤,并分别给脚、脖子、肌腱、尾巴和头部找到了不同的烹饪方法,比如鱼头汤、凤爪。于是,在传统中国饮食中,桌子上的菜有足量的脂溶性营养素、胶原蛋白、明胶、软骨。经常喝汤还与更好的饥饿感和饱腹感信号(比如瘦素)有关,这与较低的肥胖水平相对应。

3-吃米饭!

没错,米饭,不含麸质,这是让很多欧美人羡慕的地方。我们可以大口吃米饭,而不用担心麸质给人身体带来的伤害,相对而言,披萨里面大量的麸质逐渐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如果让我在米饭和燕麦之类的谷物之间选择,我会举双手赞同米饭。许多外国专家也悄咪咪的赞同,亚洲人(因为不止中国以米饭为主食)更健康是因为他们吃更多的大米,但实际上亚洲人更健康是因为吃更多的大米使他们吃更少的小麦。中国人吃面食越来越少了,现在除了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区大量吃面食以外,米饭绝对是主食扛把子(古代也是如此,“苏湖熟,天下足”),况且,还有米粉这一崛起的中华美食。

4-多吃发酵食品

发酵过程消除了植物的防御能力(一些毒素,是植物为了自我保护而进化出来的防御系统),并在肠道中添加了良好的细菌。在亚洲(同样,发酵食品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多地流行),把大豆发酵成味噌、纳豆、风味豆豉、霉豆腐等是很常见的,它能消除大部分的毒性。中国发酵刀豆、萝卜、山椒等制作的酸菜,韩国制作泡菜,还有大家喜欢喝的红茶——发酵茶叶制作红茶菌也是一种常规做法。这些都为胃肠道提供有益的细菌,类似于在欧美使用的益生菌药丸。但作为饮食,发酵食品不但口味绝佳,还有这么多好处,没想到吧!

5-通常不吃甜食

在进入21世纪之前,中国人很少吃糖果。印象中,只有改革开放后,过年时的糖果才越来越多。是的,别以为糖果是什么好东西——糖,是另一种让人上瘾和逐渐破坏健康的毒品。在这之前,水和茶是人们常喝的饮料,唯一消耗的果糖是以天然水果的形式吃掉的,而这些水果大多富含纤维。进入21世纪,人们吃越来越多的糖,包括果糖。但,可别以为果糖就很和善了,吃太多的果糖依然会让人上瘾,而且果糖的消化过程更为复杂,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果糖在无形中导致人们变胖。

6-烹饪中加入香料

你也许听过香料战争——从亚洲进口香料,在欧洲卖得比黄金还贵——这是欧洲航海家们得以环球航行的最大动力。是的,从很久之前,我们就开始在烹饪中加入各色香料。不同草药和香料的健康益处,写在了各种药典和调料单子中。生姜、大蒜、辣椒、肉桂、孜然……好吧,其实买一包普通的十三香,里面的成分就足够让外国人感慨了。在烹饪中加入大量的香料,其健康益处超乎你的想象,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新陈代谢和循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帮助消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它们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真菌的作用,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

7-优先考虑健康消化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吃饭是一项礼仪活动,而不是一种比赛竞争。吃得慢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即使是在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讲,也是十分提倡慢速吃饭的,可以充分咀嚼)。许多地方美食还有一套特别讲究的吃饭节奏,比如粤菜,饭前30-60分钟喝茶是为了让胃准备好,用筷子可以确保进食缓慢,吃到半饱即可,在吃饭喝茶时,畅快聊天,有条不紊进食。相比之下,在欧美,准备时间越短越好,吃饭的每一秒钟,都会用大勺子最大限度地吸收能量,或者大口的嚼汉堡、披萨(想想一个汉堡的高度,以及各种挑战你视觉的巨无霸),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是吃到撑是绝不满意的。想想看,超大汉堡吃到一半就饱了,你还会打包带走吗?

中国人吃饭有一套很讲究的礼仪

汉堡的问题是,如果吃到一半饱了,你还会打包带走吗?

8-每天步行和蹲下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得益于工业革命——欧美人走的路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少。而中国在大约年之前,人们走的路比大多数国家走的路都多,做的重活也多(插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念小学的时候,每天得走6KM的山路,我不瘦谁瘦;同时,在八九十年代,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校车接送了)。站在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保持了健康,而且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忍受高碳水化合物,比如以大米为主食,比如武汉人对热干面这种纯碳水食物的狂热。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体现在交通出行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车出行(欧美家庭汽车保有量远大于中国),到达目的地所消耗的卡路里极少,而且长时间的驾驶也会导致脂肪堆积。有很多人提倡即使是有车,每周也要挑两三天时间坐公交车或者骑车,来增加运动量。

另一件在欧美这边已经灭绝的事情是“每天深蹲”。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欧美人们选择了坐式马桶,而不是蹲式马桶。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会使他们的膝盖和臀部不那么宽松和有韧性,而且使他们经受不太愉快(可能也不太健康)的“三急”时光。年《消化系统疾病与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使用蹲式马桶的人,平均50秒的时间便会完全排空;而那些坐在马桶上的人,要花将近3倍的时间才能完全排空。

9-润物细无声的疾病预防

这点可能会让一些不喜欢中医的人不舒服。

西医喜欢用抗酸药、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疾病,而传统中医和功能医学试图通过营养、健康习惯和预防措施找到问题的根源。

药王孙思邈认为“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这位伟大的医学家还认为,“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厉害啊!这养生观念,早就甩外国人几百条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所吃的食物和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的健康程度。所以,“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句话从这个层面去解释,就通顺得多了。

从很早以前,中国人就认识到健康和福祉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吃-睡-练的闭环重复,而是迈向了更为宏大的哲学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提倡冥想、武术、太极和其他让人心平气和的日常礼仪,以便清除头脑不利于健康的想法、极力保持身心平衡。

树洞姐: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来不及思考“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地为自己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些很好的传统也许应该重新找回,至少,坐下来慢慢吃饭,增加每周的步行或骑行量,我觉得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百里挑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