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大班的户外活动主要发展幼儿的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能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等。在与孩子们的交流讨论中发现,孩子们对于玩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拘泥于成人规定的玩法;喜欢自我探索,富有冒险精神,越是简单的材料越能显示出无穷的想象力。大三班提供了结构简单的滚筒、平衡木、踩高跷等材料供孩子们自主决定玩法。
一、游戏的开始大班的幼儿对于游戏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何进行,如何组织,如何与他人合作,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教师要做的就是发现并给予幼儿展示与表达的平台。开始游戏前引导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做下今天或是一周的游戏计划: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等等。二、游戏进行时滚筒篇
初遇滚筒,孩子们钻进洞口,把滚筒当做“船”或是在滚筒里往前往后爬,从里面让滚筒滚起来。之后,有孩子提出:可不可以从外面让滚筒滚起来?用实践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来了。教师:“我们可以来试一试。”就这样,针对滚筒的外部探索开始了!
詹煜泽(趴在滚筒上):老师,你看我可以这样往前爬,滚筒也可以滚起来。另一个孩子发现这样的速度太慢了,于是他又钻进滚筒里面推动滚筒转动起来。
许以恒:我这个叫蜥蜴爬,还有一个人可以在里面滚。黄嘉铭:我可以站上面走得更久。黄宇轩:我来看看。
欧睿馨:老师,我能站在上面走了。
程婧莹:慢点慢点,不要太快了。
肖锦睿:老师你能扶一下我们吗?我们想试试两个人在上面走。
何以欣:老师我又想到了一种玩法,可以跑着跳过去,我做给你看。
孩子们在与滚筒的接触中,从最开始的在滚筒里面的爬、滚、转,一步步的发展到在滚筒外面的各种玩法,从里到外,从低到高,开始挑战站在滚筒上面走,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掌握身体的平衡,锻炼体能,也发展了幼儿勇于挑战,坚持到底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教师支持:由于滚筒高度性,需要老师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幼儿刚开始接触时害怕摔倒,需要老师直接介入,帮助幼儿保持平衡。平衡木篇平衡木的初体验
平衡木由一块木板和一个圆木组成,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构造,孩子的想象力也会让它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游戏中,他们不断地探索、尝试、合作,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玩法。
黄习之(把圆木当做饮料,木板想象成餐盘):我来给大家送饮料吧。
林梦菡:这个圆木头站上去怎么样?要用木板支撑住,不然控制不住会摔倒的。
詹若云:用两块木块支撑是不是更安全?
詹若云:这木头是圆的,直接让它滚起来吧。刘煜妍:双脚分开踩两边,像在玩跷跷板一样。林梓瑶:我想从这边走到另一边,这是种不一样的跷跷板。刘煜妍:我们两个把平衡木合在一起怎么样?林梓瑶:不知道啊,不过可以试一下,慢一点。
渐渐地,单个玩具不再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她们开始进行组合性的探索……
①造车:孩子们发现了圆木可以滚动的特点,可以替代轮胎,于是开始尝试使用平衡木搭建车辆。
林川博在木板下放了三个圆木,想试试是否能够前进?
黄宇轩:我们弄一个更高级的车子。陈静佳:好,我们一起来搭建。黄宇轩:一个人在前面开车,一个人坐后面。郑振轩:我来让车子前进。②造房:幼儿对于搭建房子的材料总是非常敏感的,利用圆木搭建了一座三层楼的房子,还考虑到了对称美。
③卖炸弹:男孩子的众多想法里肯定有一样是与战斗有关的。
郭益铭:我们来卖炸弹吧,这些木头都是炸弹。林川博:那可以用轮胎把这些炸弹都装起来,当做炸弹仓库。黄浩鑫:我来用滑板车运炸弹。④找平衡:从局部到整体,在多个木板的搭建组合中耐心地找到平衡点,锻炼幼儿的空间思维,锤炼幼儿急躁的心性。
肖锦睿:这些木板怎么摆才能保持平衡呢?
⑤斜坡的产生:在使用木板与圆木不断的搭建、尝试中,孩子们发现了斜坡。
詹若云:我这样斜着像滑滑梯,木头能直接滚下来。
在斜坡建成之后,黄宇轩尝试把轮胎往斜坡上滚,发现轮胎上不去后,黄宇轩想:可能是中间太高了,拿掉一个圆木头看可不可以。再一次尝试,轮胎顺利上坡了。之后幼儿对轮胎和平衡木的组合进行了扩建。
詹煜泽:我们可以试试把轮胎,平衡木和木梯搭建在一起。
⑥独木桥:在多次尝试中发现木板与圆木的组合可以造出一座桥。
刘煜妍:造桥的时候木板要放在圆木的中间,如果放得不够,木板很容易掉下来。
在限制范围的平衡木上活动,可以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反应力和视觉运动协调,提高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应变能力。通过寻找平衡木的多样玩法培养幼儿勇敢耐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能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支持:孩子们对于平衡木的创意玩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孩子将自己创意玩法记录下来,比比谁能想出更多玩法。还可以延伸至其他领域,如数学的对称关系,数量对比;科学的斜坡实验,速度测试;角色表演区的野战营等等。踩高跷篇程婧莹小朋友发现在上高跷时有倚靠物更容易站稳。
上高跷时需要手部大小肌肉力量的支撑。每一步站稳是关键,学会动脑思考如何才能不摔倒。
教师支持: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能够锻炼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与平衡能力。教师需要在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及时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如何让自己既能站稳又能迈开腿不摔倒的方法,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的优良品质。三、游戏后的分享会
活动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回忆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分享活动过程中自己完成的挑战项目,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或者提出下一次要挑战的玩法、项目。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创新点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再次提出,引导幼儿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分享与反思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思考与分享,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教师思考
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于自己设计的游戏计划完成度不高,只有少数幼儿在面对踩高跷,站在滚筒上走这类集平衡感,肌肉力量与勇气一体的运动能够坚持挑战。以上还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对策。
当教师给予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自由的想象空间时,以观察者的角度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才能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同时也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未完待续……
感谢莆田市秀屿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分享!福建学前教育网作为福建省幼教行业中最大的门户网站,已吸引了众多园长、幼师和家长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