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资源 >> 正文 >> 正文

40年来数量减少90,极危物种黄胸鹀现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4/27
白癜风禁忌什么食物 http://m.39.net/news/a_6159933.html

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南昌

近日,有观鸟爱好者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这让观鸟爱好者们唏嘘不已。

黄胸鹀在年开始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但仅过4年就变成了易危,到了年就变成了濒危,更离谱的是,5年后的年直接被列为了极危,而我国则是在年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样的速度足以说明它们数量减少之快。

黄胸鹀的俗称叫禾花雀,算是大部分人都认识的鸟类,很多人甚至会有经常看到它们的感觉,倒不是因为对它们的保护宣传得多好,而是它们在上个世纪跟麻雀一样多的常见鸟,许多人还保留着它们到处都是的印象,以至于有时候看到它们就感觉十分日常。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种可怜的鸟类。

黄胸鹀——从繁荣被逼到极危

黄胸鹀的体长14-15厘米,属于小型鸣禽,但在鹀科里算大的了。它们对栖息地并不是很挑,农田、草地、湿地、森林设置人类社区都是它们曾经常见的栖息地。

黄胸鹀的特征十分鲜明,面部黑色,顶纹、枕部、翼、背部均为深栗色,翼斑白色,下体鲜黄色,具栗色胸带,不过这些都是在繁殖期的时候。非繁殖的雄鸟的全身羽毛颜色会整体变淡。跟很多动物一样,雌性就显得比较不精彩了,它们上体呈略斑驳的浅褐色,下体黄色,具少量浅褐色纵纹,但体型更大,且下体黄色更显著。

年之前,黄胸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小黄鸟,跟麻雀平分了一半的认知度。但随着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的生活稳定,观念从吃饱到吃好转变,黄胸鹀开始因为食用的需求被大肆猎杀。

是因为好吃吗?不是,而是因为一些陈旧的中医理论认为食用它们可以滋补健体,我就怀疑了,除了有毒的,是不是吃什么都能滋补健体?但当时的民间对这种理论深信不疑,甚至认为还可以壮阳。好家伙!挂到这个功效,不止我国,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激动了,你就知道民间得有多疯狂了。

吃得有多快呢?甚至还没研发出人工养殖的方法,黄胸鹀的野外个体就被吃得直接在40年内总数降低了90%。期间在年,我国就明令禁止捕捉黄胸鹀,但显然效果不大。在年,光是广东省,就有万只黄胸鹀被端上餐桌;甚至到年,各地的黑市还在偷偷贩卖黄胸鹀。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人总会产生黄胸鹀很常见的错觉。它们确实也没有其他极危鸟类动辄只剩0只几百只的稀有,但考虑它们恐怖的数量降低速度,不把它们列为极危,估计很快就灭绝了。

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为了保护黄胸鹀,俄罗斯了曾在特维尔举办“俄罗斯黄胸鹀现状与保护规划”研讨会,各国的鸟类学家都参加。

每个有黄胸鹀分布的地区都有自己的问题。包括人类社会扩张导致的栖息地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的食物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及最严重的过度食用。在讨论报告期间确定了共同的挑战。研究的重点领域是:

分析和整合鸟类学家已经收集但未发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黄胸鹀种群变化的长期数据;

进行大规模的快速核算,明确当前的分布区域;

在繁殖和迁移中途停留地组织监测网络;

不同种群的数量结构研究;

使用地理定位传感器研究飞行路径;

确定不同种群的遗传隔离程度,对其保护措施进行差异化规划。

后记

虽然对它们的保护来得有点晚,但还不到来不及的程度。

希望在各国的合作之下,黄胸鹀能够再次毫无顾忌地盘旋在天空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