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资源 >> 正文 >> 正文

90后退伍军人子承父业扶贫茶带动40余名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4/25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http://www.gs218.com/

安徽省庐江柯坦镇虎洞村,今年27岁的徐志敏,是一名退伍军人。年退伍返乡后,成了村里的后备干部,负责扶贫工作。徐志敏的父亲徐尚根,今年54岁,是当地有名的炒茶能手,但因为思路限制,一直以手工作坊模式生产,经济效益不高。徐志敏在日常的扶贫工作中发现,多数贫困户依然局限于传统作业模式,脱贫难度大。年,他借助当地产业扶贫之势,与村里谋划建立产业园,成立合作社,帮扶40多名贫困户致富。

徐志敏告诉我们,庐江县柯坦镇山清水秀,没有工业污染,自然条件优越,他们的茶叶都是有机生长。但是好茶却没有好的销路,没有好的收成。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徐志敏觉得,分散的农户作业模式,无法建立有效的销售机制,而没有品牌效应,又难以吸引客商。所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开办了茶厂,注册了商标,积极开拓市场。

年度,庐江县响应中央扶贫政策,推进整体产业扶贫计划。作为当地负责扶贫的后备干部,徐志敏与村中干部商定,建立茶业产业园。形成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以资源、劳务、供销等方式带动全村88户贫困户共同种茶,吸纳贫困人口来茶园打工,实行员工劳动积分机制,多劳多得,多劳奖励。茶园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这一措施很快赢得了村中干部与村民的支持。对于当地茶农产业模式落后,只知道采和卖,而不去创新和研究的现状。徐志敏通过聘请专业讲师定期培训的模式,拓宽贫困户思路,提高职业水平。图为徐志敏指导村民采茶。

模式建立起来,如何让贫困户受惠?徐志敏告诉我们,一方面吸纳贫困户在产业园打工,另一面根据贫困等级,对部分贫困户的茶叶以高于当日市价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比如春茶上市前几天价格是元,那么对于贫困户,合作社的收购价就是元。

扶贫先扶志,除了给予经济方面的帮扶。徐志敏还从野外拓展、积分激励等措施调动贫困户战胜贫困的信心。通过野外拓展开拓贫困户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积分激励,改变以往劳务资源按天计算的模式,通过一个标准的衡量模式计价,少扣多奖,进一步调动贫困户劳动的积极心。

如今,在当地政府兜底保障、改善居住环境以及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下,年底,村中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元,多名贫困人口共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而在徐志敏带领下,10几名贫困户通过务工人均增加收入多元,30多名贫困户通过代销,实现了收入增长。

图为徐志敏和村民正在精制扶贫茶。

图为徐志敏正在包装扶贫茶,村中大部分茶叶,将从这里出发,销往各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