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和体验,
是孩子与自然建立有意义的关联,
和理解周围世界最重要的方式。”
在经过小班开学一个月左右的“鬼哭狼嚎”、“鸡飞狗跳”、“身心俱疲”后,慢慢地,我们也迎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和平”共处,教育教学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孩子们也正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并试探着周围的环境。每当哥哥姐姐游戏时,孩子们总会被门口的“热闹声”吸引过去:这些东西为什么放在那里?有什么用啊?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次的体验
第一次,我们作为体验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轻松舒适的自然环境中,看似普通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小朋友天马行空的小脑袋中悄然发生着碰撞。
1
讨论:如何分工?
中宝:我想当小厨师,我来做菜。
搂搂:我会洗衣服!
轶轶:我想用榨汁机榨汁。
瀚瀚:我当小客人来做客吧。
……
从室内到室外,孩子们个个异常兴奋,不断体验着户外带给他们的快乐,游戏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几次下来,新的游戏环境和形式,也带给了孩子们不少争议和问题……
2
讨论:游戏中的问题
问题一:“大家都想当小厨师怎么办?”
——角色分工
问题二:“榨汁、炒菜也都需要用到水。”
——游戏材料
问题三:“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角色任务
……
小家·打造
思考一:
目前已有的项目是否适配所有人?
如果只是一开始体验的几个内容,就会有区间人数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多有的少。人多的地方会出现材料不够或者是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而引发争吵,人少的地方甚至出现游离的现象。
1
讨论:如何做菜?
橙子:要有锅和菜,然后烧一烧。
中宝:菜要先洗一洗、切一切。
元一:做好的菜装在盘子里,端过去给小客人。
……
2
讨论:户外娃娃家如何做好菜?
菜从哪里来?
谁来做菜?
切菜、洗菜的任务如何分工?
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分工后……
“
小厨师需要的菜,我们来找!
洗菜、切菜的任务交给我。
”
“
小小厨师就是我~~
我们都是小帮厨,做做树叶烤串也不错。
”
“
我们来当小客人。
吃饭、喝茶、晒太阳,可真舒服呀!
用前、用后的餐具都由我们来清洗。
”
思考二:
如何挖掘户外资源?
从室内玩到室外,环境和场所的变化也带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新鲜感和游戏创意。
不得不说,孩子们是天生的游戏家。
在秋天,门口的金桔果子开始成熟,桂花逐渐开始飘落,“桂花汤”、“金桔汁”为家中生活增添了一丝美味。
每当游戏时间,照顾植物角也成了最佳时刻,浇水、修剪、打扫……
“这可以给小厨师当食材!”
思考三:
是否应该根据季节,适当调整游戏内容?
1.兴趣VS适宜
上学期,门口的洗衣区自开设以来,一直是班级里小朋友感兴趣的内容,随着秋冬季节变化,温度的降低,是否依然开设也在我们心里打了问号……
橙子:用热水吧!就跟我们洗手一样!
优米:戴手套,这样就不会冷了。
思思:那就用一点点水,少一点。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买了儿童手套,但是都不适合。后来也有尝试用热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季节变化,这项活动也就告一段落……
秋冬季节,还可以做什么呢?
“乐老师,这是谁的被子?”
“这些小朋友生病请假了好几天,我帮他们晒晒,
你愿意帮帮我吗?”
“好!”
冬天的被子很厚,两个小朋友一起抬刚刚好。你来我往,乐此不疲。每当天气好的时候,这也成了冬日里生活的一部分。
2.经验and创生
现在正值春天,春暖花开。
“我周末的时候出去野餐了。”
“什么是野餐?”
“就是大家一起坐在垫子上,
还有好多好吃的。”
如果在娃娃家中来一场春日野餐,又会是如何呢?
随手捡来的树叶、花朵、小果子,又或是收集的自然材料,精心摆盘后,春日便当盒就完成啦。
“
”
让我们一起享用,开启美好时光吧!
思考与体会
都说生活是门艺术,在“过好小日子”过程中,我们也发生了很多碰撞和问题。
一开始孩子们看见什么就玩什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偶发的一个片段、新的材料这些都能使他们忘掉原来的游戏而随即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我们在尊重幼儿意愿,肯定幼儿主张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次的亲身体验、榜样示范、交流讨论、明确主题,分享经验后,游戏内容丰富之外也增强了游戏主题的稳定性。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的假想游戏行为不断创生。
三月即将过去,我已经开始期待四月与他们一起共同的游戏与体验了……
小编|圆远老师
审核|方老师
终审|园长妈妈
中心藏之,何以忘之
心中所向,素履以往
园有桃李,芬芳四季
中心园
因你我而美好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