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布监测成果称:4年多来,通过安装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新发现11种鸟兽在该保护区内有活动,并为贵州首次记录到林麝、黑熊等野外活动影像。
林麝
白眉鸫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赤水河流域的重要动生物基因库。长期以来,受地形环境、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对于该区域的动植物资源数量,掌握并不完全。年7月开始,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工作者分批次进入人迹罕至的峡谷、密林,安装了多批红外相机,以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
豹猫
白鹇
保护区管理局6日公布成果称,4年多来,红外相机共拍摄到11.5万多个图像,其中有效图像个,物种独立图像个。经反复甄别后确认,被拍摄到动物中,有8种鸟类、3种兽类,是保护区此前没有记录的。
黑熊
红白鼯鼠
据介绍,新记录到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活动的8种鸟类分别为:白腹锦鸡、白眉鸫、红喉姬鹟、鹰雕、长尾地鸫、棕噪鹛、长尾缝叶莺、棕腹仙鹟。3种兽类分别为:红白鼯鼠、灰头小鼯鼠、棕鼯鼠。
灰头小鼯鼠
白腹锦鸡
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穆君说,这些被新记录到的鸟兽,此前可能一直生活在区内。但是,因为它们隐蔽于密林之中,被树林遮挡,加之保护区地形复杂,设备条件有限,故以前未被发现。
棕噪鹛
长尾地鸫
此外,在4年多的监测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还拍摄林麝、黑熊、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影像。据介绍,这也是贵州省首次在野外记录到前述动物的画面,对于开展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红喉姬鹟
鹰雕
据了解,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这一监测成果,近日已由《生物多样性》发布。该杂志由中科院主管,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权威学术期刊。
来源:贵阳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