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介绍 >> 正文 >> 正文

贺兰山探险小鸟把我吵醒了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6/8
白癜风外用药 http://m.39.net/pf/a_4639949.html

贺兰山探险:小鸟把我吵醒了

摄影/文字阳光脚步

沉沉的睡中,似梦似醒,似耳畔似远方,朦胧逐渐归于清晰的动听的一阵鸟的鸣叫声终于把我吵醒了……

鸟把我吵醒了。睁开眼,才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是在帐篷里,在山中,在野外。我看了看表,才凌晨四点,天还是完全黑的,山和森林都只是朦朦胧胧的轮廓。一天的情景清晰地电影般在心中漫过……

参加晚报社和户外活动公司组织的贺兰山探险活动是昨天早上的事。此前,为今天的探险活动还专门组织过一次拉练选拔,这才有了今天四十二名勇敢者的探险活动。

是的,把参加者称之为勇敢者,那是因为他们不仅要经历艰辛的行程、崎岖的道路和炎热天气的考验,更要经历精神、意志和体能的磨练,经历坠崖的险境,经历夜晚风吹草木拨动帐篷似狼抓的恐惧……有时候,寂静的空旷的夜晚也许本身就是一种恐惧。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四十二名探险者的步伐和勇气。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松涛山庄景区是本次探险活动的起点。六日活动的终点是西夏建国皇帝李元昊避暑行宫的殿台子,那也是我么晚上的宿营地。一路依次经过世纪塔、兔儿坑、头道松、二道松、三道松。世纪塔和兔儿坑是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紧靠里面的两个景点,一般的游人坐缆车上山后能到达此处已经是不错的了。而我们每个人却要背负五十斤左右的装备,从山脚下一直步行上山,那是我们最初的考验。

负重爬山,既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自己体力耐力的考验。那是一种新的体验。开先爬行的一段距离是最艰难的。体力的适应、对漫长行程的恐惧、迅速的滚滚而下的汗流……许多的人在那时候可能心里都有打退堂鼓的念头。骄阳灼烤,汗流满面,脚下一步步挪动着。身旁超越一个个轻装简从的游人,从他们充满惊异敬意的目光和小声的议论中,我们感到了自己的荣光和自豪。尽管喘着粗气,脚下已经很沉重,但依然坚持着,随着队伍不停的前进。也许心里已经上百次的嘀咕着“累死了,算了吧”,但在大家的注目中,在自我的努力和坚持中,终于战胜了最初的疲累和不适,被大山所承载被自然所吸纳。人还是需要点精神的。更需要忍耐和战胜自己。只要坚持过去了,一切如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在心头。当到达第一个休憩地兔儿坑时,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而我心里在想:贺兰山,我来了,走近你融入你不在话下。

由于干旱少雨,北方的山大多是光秃秃的。尤其是靠近城市靠近人类的地方。这也许是人与自然争斗和破环的结果,贺兰山也不例外。山脚下看到的贺兰山还是少有林木的,但到了兔儿坑已经可以看到大片的森林和远处密密的葱绿了。

从兔儿坑出发开始走进森林,心里起了莫名的悸动。从向导那儿知道了我们将要穿越的地方分别是头道松、二道松和三道松,都是松,一道比一道多,心里就觉得我们将要到达和穿越的森林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那将是怎样的景色哟。

穿行在山间小路,炽热的阳光依然能照在身上,直射在身上的阳光似乎能把人晒化。透过森林能看到稀稀落落湛蓝的天空,有好几次,透过树林我看到片片瓦蓝的色块,还以为是山头撑起的蓝色的帐幔,细看之下才恍然大悟,那是透过森林缝隙看到的天空。负重爬行在大山里森林间,阳光混合着森林中一丝丝潮气,显得更加闷热。前行的道路一直是向上山方向的,陡峭处几乎成直立,需要前拉后推才能上去。每个人都汗流脊背,每个人都气喘吁吁。每个人都在疲累中透着自豪的笑意。此时刻的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生活中的一切杂事烦扰,没有一切的凡思杂念,没有一切的恩怨情仇,恍惚中,自己已经与大山连为一体,自己就是大山中的一株草一棵树一块贺兰石。一阵微风吹过,那种透心的自然的凉意是任何城市的空调所不能比拟的感觉。轻风似乎能穿透身体,感觉就从我的头,从我的胸腔直穿而过。我已融入自然。我就是自然。

随着向大山深处延伸,一如想象的那样,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森林。心仿佛也绿了起来,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到达二道松时山坳间出现了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大家做短暂的休息。尽管每个人都很累,但当队长提议做个集体游戏时,每个人都兴奋的站了起来,三人一组,两人手挽手把一个人夹在中间,整体排成一个圈,然后开始玩兔子和抢树坑游戏。游戏的结果是推出了一代新人可爱的“小胖”。小胖其实不叫小胖。只是由于他年龄最小,人长得高大健壮,多才多艺,几首歌唱的很专业,而兔子般的跳跃与嬉笑又彰显他的憨态与可爱,为人积极热情,因而一下子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小胖”也就成了大家一路对他的爱称。这个爱称还将延伸到未来的生活中网络里,伴随着他的成长。愿小胖永远幸福快乐。

森林中的经历不仅充满着新奇和激动,也有许多的知识在行进中传递。比如怎样从树木身上辨别方向。由于降水量低,干旱少雨,一颗十公分左右粗细的松树生长时间其实已近百年。山中青羊泛滥破坏植被严重时,怎样引进狼等等。

有两件事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件是行进中,向导(也是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护林员)一直提醒我们:不要大声喧哗,我们是大山的客人,让我们保持这份森林的宁静。这句话让我心中肃然起敬,对那黝黑粗壮的汉子和大山都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另一件是向导介绍的关于山杨树的故事。山杨是森林中的一种树。现在尽管也还能看见,但已经不很多了。密林深处,到处可以看见横倒在地上的白白的木头,许多的已经腐朽,已经化为肥料。向导说那些都是山杨。山杨是大山之母,世界上有了山就开始有山杨树的滋生和生长。山杨树蓄积了水份滋养了山峦,也使得其他动植物繁衍和生长。当山杨脚下大量的松柏在山杨的遮蔽下茁壮成长,并最终超越山杨,开始与山杨争夺阳光和水份时,山杨则慢慢枯死、倒下,用自己的身体去支撑和滋养新生命的成长。山杨,是大山之母,也应该是人类之母。因为人类是由自然由大山由森林支撑和滋养的。

经过了八个多小时的跋涉,下午六点,第一天的终点站殿台子终于出现在眼前。望着山坳处的那一片平地,那一片绿色,心中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似乎八个多小时的攀登和跋涉只为这一刻。满心的疲累一扫而光,直想一个冲锋冲下山头,即刻平躺在草地上,然后是搭帐篷,然后是会餐吃饭,然后是群起而戏,然后是夜色、然后是歌声……丝丝心绪已让心儿飞了起来,满身的装备也不再感到沉重,在快乐与兴奋中迈着轻快的步子冲下山崖,我们终于站在这群峰掩映满目苍松翠柏遍地黄花绿草的殿坛子,我们的宿营地。想想这曾是一千多年前西夏王国皇帝李元昊的避暑之地,至今在山梁及草地周围还散落着千年前的碎砖绿瓦,今日之我们,与历史近距离亲密接触,享受着远古皇帝之清凉与惬意,俯瞰万物,似君临天下,心中油然而生伟大豪迈之感。

经过短暂的休息,红黄蓝三队队长招呼各自的队员选择地方安营扎寨。队员中既有“老驴”也有第一次参加探险的人员。“老驴”们娴熟的拆卸包裹搭建帐篷,而一些新手则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好在这是一个自然中的自由的团结的亲密的集体。远离了钢筋混凝土道路和房屋,似乎也拆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包装和隔阂。在那样的集体和活动中,人一下子自然了起来亲近了起来。尽管都不认识,但交流玩笑是那样自然,相互间的关照帮助是那样亲切,仿佛大家原本多少年前就是一家,都是兄弟姐妹。只一会间,花花绿绿色彩斑斓的帐篷便布满草滩,仿若山涧的彩缎团儿,艳映四野,引得蝴蝶翩翩来访,流连忘返。由于喜欢花,我的帐篷是扎在草地上鲜花最繁茂之处的。细碎的黄色的花朵在斜阳的照射下明艳、安然而灿烂。坐在帐前,心中一种被花仙子所围绕的静美与陶醉的感受。

晚饭是五花八门的。依据各自的口味,各色小吃、饼子、肉食、小菜布满餐布。惊叹于那些“老驴”们,大多都带有微型气炉和灶具,有的甚至还带有鸡蛋、香油、西红柿、龙须挂面等。特殊燃气,碗大的一块石头,周遭遮风板一挡,大约两分钟就能烧开一瓶矿泉水。泡面、炒菜、烧水泡茶,这样的山中,这样的傍晚,一碗热面打两个鸡蛋,就着几样小菜,吃完饭泡一杯热茶,真是人间少有的美味,神仙难比。有不少人还带有白酒啤酒,就着飘香的菜肴和西边的晚霞,嬉闹声中,轻推慢饮,几杯酒下肚,直是琼浆玉液穿肚肠,那份逍遥与自在的感受是人生难有的。

晚饭后年轻人在草地踢起了足球。而我则与年龄相若的贺兰雪在飘(网名)结伴踏着暮色到周边的森林里看看。月亮已经升起在山头,森林是静谧的。暮色中的远山和森林是那样的安祥,仿佛一位端庄慈祥的老人,无言的静坐在那儿,一双幽静湛蓝的眼睛注视着你。夜色渐渐的深了。山自安然,而我们的心里却有了丝丝恐惧。在自然中夜色里,人,永远是渺小的。

回到草坪,踢球的人已经聚拢在一起,围着几盏手电筒和马灯在游戏。我们也加入其中,唱歌、谜语、笑话、射腰、高抬腿、俯卧撑等等。时间在嬉笑中流逝的总是最快的,几盏手电和马灯已不足以对抗夜的黑暗,大约十点,各自带着意犹未尽的余兴返回自己的帐篷休息。躺在睡袋中,我打开mp3,伴着轻柔的音乐,迷迷糊糊的睡去。也许是白天爬山太劳累,也许是喝了点酒的缘故,很快我便不知所觉,mp3耗尽了电能自己关闭也不知道。

迷迷糊糊中被惊醒大约是在半夜一点多钟。因为我听见了悉悉索索的声响和有什么东西轻刮帐篷的声音。因着白天听了向导说为了抑制岩羊的泛滥山中专门放养了狼,所以心中第一个念头:是不是狼在抠帐篷。尽管我心里知道,这样一大片帐篷,即使有狼也不会轻易自己闯了进来,更不会主动地去进攻人类,但心中还是起了微微的恐惧。我赶紧打开自己的马灯,仔细的审视和听听四周,窸窸窣窣和轻刮帐篷的声音依然存在,并且看见了帐篷边影影绰绰轻轻晃动的影子,由此我知道了,那是风吹动草碰刮帐篷的声响,由此心中的石头落地,关了马灯继续安睡。

沉沉的睡中,似梦似醒,似耳畔似远方,朦胧逐渐归于清晰的动听的一阵鸟的鸣叫声终于把我吵醒了……鸟把我吵醒了。睁开眼,才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是在帐篷里,在山中,在野外。我看了看表,才凌晨四点,掀开帐篷帘角,天还是完全黑的,山和森林都只是朦朦胧胧的轮廓,而鸟的名叫声却清晰清脆。天灵鸟,脑中蹦出这样一个名称。那婉转动听的清音是从来不曾听到过的,在这样的山谷中,在这样夜色里。空旷,幽静,深远,那鸟叫,那声音,仿佛藏在密密的森林里,又仿佛就在眼前,在耳边。起先是一个,慢慢又加入了其它鸟叫的声音。我没有了一丝睡意。感谢那早起的鸟儿,吵醒了我,也给我送来了世间最动听的清音,它将会永远留驻在我心灵最深处最纯洁的地方,在未来的日子里自然的鸣叫……

静静的听了一个多小时鸟叫声后,天逐渐放亮起来。听见旁边有人行走的声音,我也赶紧卷起睡袋从帐篷出来,向四周打量那些鸟儿究竟在何处鸣叫。山和森林都有一段距离,根本不可能看见任何动物的影子。是山谷间清净的空气和纯净空间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缩短了我与鸟儿的距离,鸟儿的鸣叫才那样真切的鸣响在耳畔。

进到山里,水是珍贵的。出发时背了十一瓶水,早上还剩四瓶。还有一天的行程。倒出一点水沾湿毛巾擦把脸算是清晨的洗漱了。拿了一瓶水让隔壁的“老驴”月光(网名)帮着烧开,煮了一包方便面,他还给热心的打了两个鸡蛋,就点榨菜外加一根火腿,一顿精美的营养充足的早饭已经为新的一天的跋涉准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吃完饭,有驴友带了较多的水,我们又烧开来泡茶。每人一杯热茶,闲散的坐在草地、岩石,闲语笑音,在清晨的山谷间,那份惬意与享受的感觉自不待言,以至于领队喊了几次准备出发,总是有点恋恋不舍的不愿起来……

收拾起行囊开始了新的行程。经过了两顿的消耗,每个人负担都轻了许多。加之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每个人都精神焕发,兴致昂扬。我们倡导环保出行。所以,每个人的背包后面都多了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面是自己一路用过的不能降解的垃圾。有些人一路还捡了一些偶尔碰见的垃圾在其中。是的,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托,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除了脚印,我们没有留下什么,也不应该留下什么,而脚印也将会被明天的轻风抹去。

第二日返回的行程是从殿台子出发,途径大庙台、大草场、一线天,最后到达拜寺口双塔。从殿台子出发我们沿着自然形成的一条降水沟向山下进发。降水沟是雨水在森林间流过的一道痕迹,脚下山石斑驳离乱,头顶松柏密密匝匝。间或有不知名的山花团团簇簇掩映其间,给山林增添了一份色彩,给我们带来一份清香。下山速度比起上山来要快了许多。不仅是下坡容易,也还因为每个人减轻了负重。由于下山较快,战线相对拉的较长,我紧紧追随者向导,其间还要对自己喜欢的景致拍些照片,没有多少时间与向导交流,因而已经不能准确的知道什么地方是大庙台,何时到达那儿的。大草场虽然向导没说,但我知道,那一处大山弯下,星星点点的林木遮蔽下的草地一定就是大草场了。在大草场紧靠着山岩一侧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长着一片蝎子草。蝎子草,听名字都不是什么好草。在山里,越是干旱的时候它长的越多越旺。扁长的锯齿状的草叶边长着细细的刺样的绒毛,那是它致命的武器。只要你不小心身体的任何外漏的皮肤碰上,立马感觉像蝎子蜇了般的刺痛,并且开始红肿、麻木、起一个个小白疙瘩。这种刺痛麻木的感觉至少要二十四小时后才能消失,而所起的疙瘩一般要三四天后才能完全消散。在清晨的坐谈闲聊中,我无意间向身后抚摸时已经被它所亲吻,两个手指仅是轻轻一扫,疼痛麻木还在延续。偶尔的少量的蝎子草碰撞所引起的疼痛和麻木一般很痛苦,但不用治疗也可自愈,不知道大面积碰撞或皮肤过敏的人是否会安然无恙,行走野外,最好还是避开和不要招惹蝎子草的好。

过了大草场后林木逐渐减少,大山少了林木的遮蔽似乎渐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山道间已是卵石遍布,苍白灼热。我知道,这儿离山外已经不远了。果然,前面一片巨石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向导说,下了这片巨石就有水源了。腾挪跳跃间,连跳带爬,终于从山石缝隙间爬过了这片巨石阵。终于看见了一汪清澈的水源。距离早上八点离开殿台子已经五个小时时间了,我已经断水一个多小时了。放下背包,拿着空瓶直奔水潭,灌了一瓶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又灌了一瓶保存起来,这才找块岩石坐下,等待后面人的到来和吃点午餐。距离水源一百多米就是一线天。顾名思义,两山相向,仅留一缝,望远成条,望天成线,一处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只是,少了绿色打扰覆盖便少了一份雄浑和深厚的意味。

过了一线天,向导说距离出口拜寺口双塔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了。苍白荒芜是这一段路程的主题,欣赏并铭记了大山深处那份苍茫与美丽后,这段路程已经没有了多少可供欣赏的景致了。我只是觉得奇怪:山中无水,却到处郁郁葱葱,山下水流潺潺,却往往寸草不生,这到底是自然的安排还是人类的因素……

在烈日下急速的行进中,山道豁然开阔了起来,站在高处,俨然看见了双塔,终点站到了。一份轻松,一份踏进尘世的嘈杂的感觉,一份心灵深处久久的怀恋,一份淡淡的失落的感觉也同时在心中弥漫开来……

一场大山深处探险的经历带给心灵的感受是这样的深邃和刻骨铭心。离开现实凡尘后的那些人、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花,都深深的让人怀恋和心生向往……贺兰山,我爱你!我还会走进你的怀抱!

(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