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走来,艰苦生活磨炼让他养成了坚毅向上的性格;他刻苦学习,从中国大学优等生成长为法国知名大学副教授;当祖国需要时,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归国投身于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科研一线;他坚持扎根于戈壁无人区,克服高温酷暑、风沙肆虐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了“万年工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及工程技术研发奉献了青春年华。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是关系到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性课题。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技术可行的方式是深地质处置,即通过多重屏障体系、将高放废物埋置在到米深的稳定地质体中,确保高放废物在衰变至安全水平之前的上万年时间内与生物圈进行有效隔离。
在中国,有这样一批被称为“北山人”的科研团队,始终将安全处置我国高放废物作为团队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戈壁无人区、潜心研究、默默奉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80后”副院长陈亮,就是“北山人”中的优秀代表。他因为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科研一线的杰出表现和突出贡献,被评为“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经中国科协推荐,记者于年12月底的一天,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本年度年龄最小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前一阵刚从北山回来,那边夜里零下20多度,山里没有光,踩到坑里,把脚崴了。现在走路还不方便,所以没能下去接您。”陈亮为没能下楼迎接记者感到抱歉。
记者面前的陈亮,年轻、帅气、热情、沉稳、睿智,多年戈壁无人区辛勤的工作与艰苦的生活,让年仅38岁的他生出了不少白发。书柜边放着的双拐,也见证了他对事业的执著与奉献。
1
天道酬勤
农村娃长成法国大学副教授
年6月,陈亮出生在山东省东营市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常年在淄博煤矿工作,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家务农。他说,那时谈不上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想长大了能考上学、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很好了。小学四年级时,陈亮随父亲“农转非”进入教学质量比较好的煤矿子弟学校。陈亮从小就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还非常懂事。在学习之余,不忘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生活的重担。生活的磨砺,练就了他坚毅向上的性格,也激发了他刻苦学习的拼劲。
年9月,17岁的陈亮考入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求学期间,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陈亮却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视野还很不够。为了继续深造,他决心报考土木工程最好的同济大学研究生。“当时条件比较差,但我很幸运,得到了学校多位老师、特别是何晖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为了让我安心复习,何老师在老师公寓里专门为我找到一室一厅的房子,并从家里搬来了洗衣机……”
年9月,陈亮以所报考专业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人才济济,有浓郁的学习科研氛围。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差不多每天都在教研室工作到11点以后才回宿舍。忙了一天,深夜在空旷的校园里骑行,觉得特别充实。现在想来,加班的习惯好像那个时候就养成了。”陈亮说,在同济学习期间,他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素养、开拓了视野,更深受“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校训的熏陶,培养了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信念。硕士毕业后,年10月,陈亮获得法国全额博士奖学金资助,赴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年12月,获得法国工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全国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留校任助理教授。
年,陈亮参加法国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竞聘,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和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两所知名大学副教授职位。“当时每个岗位报名都至少有十几个人,全用法语面试。应聘者中法国人居多,有几个人还是本校实验室主任的学生。当时,我完全是抱着一种挑战不可能的心态去准备的。没想到,第一次参加面试时,法国该领域一位权威专家对我连说三个Bravo(太好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肯定。”陈亮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难掩兴奋之情。“回想刚刚到法国时语言都基本不通,最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当时真的很开心。”
2
心系祖国
义无反顾归国投身高放科研
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受到了所有核工业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瑞典、芬兰和法国等国家已研发了完整的处置理论和技术体系,确定了处置库场址和工程建设方案。在法国学习工作期间,陈亮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