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连续在网上看到关于“精致露营”的文章,身边也有朋友聊起。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愈发渴望旅行,也愈发渴望接触自然。这项以舒适为主的户外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三月底,B站和天猫联合发布了一项报告显示,与年相比,年B站中包含“户外/露营”的视频播放量增长率达到%。
精致露营:浓浓的ins风资料图“精致露营”,也称为“精品露营”“豪华露营”“舒适露营”等,它是由Glamorous(富有魅力的)加Camping(野营)组成的合成词。该词汇于年最早出现在英国,并于年被列入《牛津英语词典》。这个词虽然存在的年代不长,但这种形式的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16世纪:苏格兰的一位伯爵为来访的国王詹姆斯五世和他的母亲准备了一次奢华的户外体验。伯爵搭起了豪华的帐篷,在里面摆满了自己家的奢华物品,让母子住得如室内般舒适的同时又充满野趣。
20世纪20年代,去非洲狩猎成为了英美富人的“必备经历”。他们一方面寻求冒险、刺激,但另一方面也不愿意牺牲舒适或奢华。从发电机,到折叠式浴缸,再到一箱箱的香槟……每到一个地方扎营,就会有非洲仆人搭建起宽敞高大的圆形帐篷,还会在地上铺上柔软又奢华的手工地毯,这便形成了“精致露营”的雏形。
波斯波利斯古城前曾经的“黄金之城”资料图其实,把“精致露营”玩到极致的还得说是巴列维国王,甚至说,这一举动毁掉了他的一生也不为过:年10月12日-16日,巴列维国王为了庆祝波斯帝国成立周年,在伊朗设拉子附近的波斯波利斯古城搭建起名为“黄金之城”的帐篷城。它们由50座奢华的真丝帐篷组成,每顶帐篷内有卧室、客厅、办公室、大理石洗手间。庆祝活动不仅邀请了西方各国政要,食物也全部由法国空运而来,总计花销约为3亿美元。这场盛宴给巴列维留下的不仅仅是头痛和宿醉,他的极尽奢华也震惊了仍在贫困线下挣扎的伊朗人民,同时也为日后推翻他的政权埋下了导火索。
三角帐篷是“标配”资料图而国内刚开始流行的“精致露营”,走的完全是“Ins风”路线。从照片就可以看出风格惊人的一致:整个露营地一定要充满设计感和美感主打清爽、淡雅;每个帐篷的空间都要足够大,宛如一座小房子般矗立在那里,有的还要配有门厅、卧室,干湿分离的卫生间等;装饰元素也不可或缺:一幅画、专业烧烤的工具、插上电就一闪一闪的小灯泡、带着流苏的披肩……整体给人一种虚幻感。“精致露营”之所以一下爆红网络,“好凹造型”是它的一大特点。这些比较知名的“精致露营地”的各类硬件拍摄道具一应俱全,它们全都具有十足的网红的气质……有的营地还会专门配有摄影师,为前来体验的客人批量打造同质化美照。
但我在澳洲体验的露营就和“精致”二字毫不沾边。事实上,露营、骑行、徒步、攀岩早就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澳洲的“土”和高自然覆盖率,让人们从小就接触自然,了解自然。
我们的露营装备朴实无华却实用本文图除资料图外均为安安摄澳洲的露营营地,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收费的会提供卫生间、淋浴和公共厨房。大家把车停好以后,就开始为扎营做准备。而免费营地则是在政府许可的范围内,停车扎营。围着营地走一圈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装备都以实用为主:用来装鸡蛋的保护盒、便携式坐便器、轮胎保护套、站立式沐浴屋、吐司烘焙夹、专业电钻……交流的话题也是自驾路线、旅途经验、工具使用心得等——朴实的澳洲人在户外装备上没有鄙视链,也不比谁的最贵最复古最有“品”,脸上也没有那种洋洋自得却又极力掩饰的“低调奢华”表情。
做饭的时候要警惕袋鼠的“骚扰”资料图事实上,在澳洲野营,最大的挑战就是各类野生动物,所以在野外如何安全的生存,才是最应该操心的问题。那些华而不实的拍摄装备除了加重旅途的负担外,无任何“用武之地”。毕竟只有真切地接触自然,才会了解自然的魅力,也才会从心底尊重、敬畏自然。带着多公斤的装备来到户外——这不是露营,这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为了所谓的精致时髦而博眼球,还非要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搬家式露营”。
不过,澳洲也有“精致露营”,不过网红元素不及国内的1/10。且顶多是帐篷式酒店、嬉皮风的三角帐篷或者床上早餐而已。打开网页搜索一番,也会找到诸如“全澳最佳21处精致露营地”这样的文章。我快速浏览了一番,发现在自己年环澳的时候基本都路过了。这些营地大都建在离海不远的地方,宣传照片也是一脉相承的“Ins风”。不过我还真没见到有人住进去,毕竟这么“装”的地方,是为游客或者老年夫妇准备的,真正的澳洲壮汉早就开着他们的越野四驱消失在“搓板路”上了。
本质和酒店没有区别资料图“精致露营”另一个无聊的地方在于,它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拎包入住”。拉家带口预定一个周末两天的帐篷营地,带着日用品来体验美其名曰“在户外”的感觉:饿了就去“帐篷餐厅”点菜;想喝咖啡提神,“帐篷咖啡馆”的侍者会为你端来一杯“手冲”;晚上围着公共篝火,点上几串烧烤来解馋,耳边还会不时传来驻唱歌手的歌声——在大自然中,一切都是那么返璞归真。但这种连手都不会弄脏的“露营”,真的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真谛吗?这种“饭来伸手”的方式其实本质上和住酒店没有任何区别。
澳洲的露营则凡事必须亲力亲为。
要知道,澳洲除了四面环海之外,大部分地区都被荒漠包围,干旱少雨炎热高温一直是大部分地区的“主旋律”,因此很多时候政府会禁止露营者自己生火,有时候火情严重的时候,更是全面禁火,包括烹饪用火。这时候首先需要查阅好当日的火情指数,如果不能生火,那么电烧烤炉就帮了大忙,去本地肉铺买一块牛排,按下烤炉的按钮,等待几分钟,炉面加热后,在上面洒上橄榄油,再把牛排放上去煎,也可以放上迷迭香、百里香等香料来增添风味。
捡来柴火来炖一整块牛肉如果可以生火的话,那就更有趣了,因为这可是都市人梦寐以求的“柴火饭”啊。先去树林里捡一些掉在地上的树枝,或者碗口一样粗的圆木,用电锯锯开后,整齐地码放在烤炉下面,等火烧旺了,就可以把肉或放在台上或挂在钩上,烟熏味道会直接把饭菜的味道提升至另一档次。
就连刮胡子也是这么原始澳洲的露营除了享受美食,也同样考验着人的耐心,比如半夜狼狈爬起来冒雨收帐篷;傍晚顶着五级大风做饭,时不时还要追逐被风吹走的餐具;还有不停重复地扎营,打包……偶有用“沙发冲浪”体验“文明社会”,就会感慨这一切简直来得太容易,太便利——这时候你才会明白,城市里的标配在野外都变成了稀缺,走出自己惯常的舒适圈,挑战自我成功的满足感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妙。都说“精致露营”是新中产的游戏,市场为了迎合中产要求的舒适、品味和仪式感,忙不迭地抓住这个风口,加紧打造高端露营地:不仅需要找到一块能够欣赏到美丽开阔自然风光的地方,还要装上带有卫生间、浴室、厨房等这类配套设备的硬件。符合这样的地方本就不太好找到,一家国内高端帐篷营地的运营者就曾坦言,和当地政府的沟通花费了大量精力,仅选址设计落地等工作就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
同时,在建造和垃圾处理过程中,也会加重周边环境的负担。等风口一过,也许它就会成为另一堆无人问津的建筑废墟。
澳洲的许多营地只提供最基本设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对植被和动物的干涉。许多国家公园内只建有简单的旱厕,工作人员会定期扔入化学物质,加速排泄物的分解。还有的地方还会提供房车排泄物卸载器:打开盖子,用管子把房车对接好,就可以顺利卸载了。政府会把这些排泄物收集起来,处理后作为堆肥使用。有的还建有超大型雨水收集器,人们可以使用这些雨水,饮用除外。
一些免费营地不提供厕所,但会指导人们如何在野外“正确解决”:选择距离水源至少五米的地方,用小铁锹在地上挖一个较深的土坑,方便之后把手纸盖在上面,再把坑埋好即可。这样不仅不会因为粪便中的细菌传播疾病,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还更好地保护了环境的整洁和水源的清洁。
在许多营地也不提供垃圾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据我观察,露营者在离开后,从不会留下任何垃圾,环保意识可见一斑。
我猜想这和从小同自然的接触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他们信守着“敬畏自然”的哲学,这种精神除了来自“受惠自然仅取所需”的谦逊心态,更是深信万物皆有灵且都值得尊重的信念。
在户外读书享受好时光如果让我选,我宁愿再来一次澳洲粗犷式的野营生活,不拼装备,没有滤镜,也不用向谁来炫耀所谓的精致生活。坐在静谧的星空下,深吸一口气,感受无比清新的空气沁入心扉。它微微夹杂着咸味与香甜,令人舒心与宁静。(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