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发展 >> 正文 >> 正文

曹植这诗近年才入选课本,部分家长不解为何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6/8
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2827298.html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入选语文课本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所以不管从经典程度或者从所蕴含的深意,都应该是很契合学生们学习的,是很具有权威性的。

但是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和资讯也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也在发展进步,以前觉得是权威不敢质疑的东西,现在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像很多入选课本的作品,都受到了质疑。这些质疑中有些看上去很怪,就像知名作家席慕蓉在一次演讲中建议将《愚公移山》移除课本,因为这篇作品不环保,破坏自然生态。但实际上《愚公移山》给人的启示是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没人会读了《愚公移山》就真跑去移山,非要将它和环保牵扯到一起,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被移除课本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鲁迅先生有一些作品便已经从语文课本中被移除,至于移除的原因全国语文教育主编温儒敏先生也曾给出过解释。那就是课本中作品的增减主要是考虑是否适合现代的学生,要考虑到它的语文性。鲁迅先生的有些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太过艰深,他们很难读懂。存在这种问题的作品被移除课本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有作品被移除课本,自然也就会有新的作品入选课本。不过即便是这些新入选课本的作品也存在被质疑的情况。就像曹植有一首诗,近年才入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上册,但是对于它的入选部分家长却表示不解,只因其中5个字容易引起误会。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部分家长不解为何入选课本的诗作。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首词创作于魏明帝曹叡时期,当时徭役繁重,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躲避征调,很多老百姓都不敢居住在家里,纷纷窜入山林。而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悲惨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描写大环境,天地间各处气候不同,风霜雨雪也有异。紧接着两句则是着重描写海边百姓的艰难困顿,各地虽然情况不同,但生活最为艰辛的当属海边百姓,他们平时只能住在野外的草棚中,过着非人的生活。

五、六两句则是详细说明海边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艰辛。他们就像野兽一样没有衣服穿,在山林间潜行。这里的“象禽兽”既是说明他们的真实处境,同时也是说明他们如同山林中的禽兽一样,不敢外出,生怕被朝廷发现抓住,只能在山林中艰难生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想象,现在百姓只能逃进山林和狐狸兔子争食争住,而那些本应在山林中觅食的狐狸兔子反倒是走出山林,在百姓已经逃离的屋舍内纵情嬉戏。这样的对比之间,无疑是将现实衬托得更为可悲,所谓“妻子象禽兽”真的是毫不夸张。

按理来说,这首诗写的是古代老百姓的艰苦生活,所以这首诗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部分家长对它入选课本提出质疑呢?其实原因就在“妻子象禽兽”这5个字上,有些家长还说初次听到孩子读这首诗还以为是他读错了,没想到真是这么写的。对此他们也提出了不解,我们又那么多的好诗,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容易让人误会的呢?

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质疑和不解,其实没什么必要。因为这首诗入选的是中学课本,而不是小学课本。小学生喜欢模仿,就像他们看了武侠剧会使用剧中人物的招式和台词,如果是他们学这首诗以后,很有可能会用这句诗来说别人。但中学生已经能够明白基本的是非对错,他们并不会将这句诗当作是骂人的话,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能够明白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所以对于部分家长的质疑和不解,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宽心。

对于曹植这首诗入选课本,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