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野外水果系列」:蛇莓
文/民生记录(原创精品专题,抄袭必究)
每年一到秋季,不仅果农们栽种的各种水果到了采摘季。一些长在农村野外的野果子,也开始成熟了。比如这个时候野外的龙葵、九月炸都是农村伙伴们熟知的野果,而在众多野果子当中,有一种是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
它往往在野外荒地和山坡,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长,远远看去还以为开出来小红花。走进一看才看清,原来红色的并不是小花朵,而是小果实。红红的小果子,因为看起来像草莓,加之生长在野外,所以在不少民间地区都称呼它为“野草莓”和“地草莓”。
当然了,了解它的人知道,这种农村乡下的野果子,学名叫“蛇莓”。
蛇莓,与蛇有啥关系?
蛇莓,一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种野果是不是和蛇有关系”?实际上,蛇莓与蛇的关系并不大。之所以被命名为蛇莓,是因为蛇莓这一种野果子,主要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蛇的生活习性也是喜欢潮湿的地方,所以这算是共同点。
当然了,在下面笔者也会讲到,蛇莓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它的全草可治毒蛇咬伤。除了以上这两点之外,再也找不出蛇莓与蛇的共同点了。
由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东北以外),蛇莓都有生长,而各个地区的民俗风情都不一样,自然叫法也不同。像南方一些农村,还称呼蛇莓为蛇泡草、蛇不见、龙吐珠、蛇葡萄、三爪风、蛇皮藤等等。
蛇莓的食用价值微乎其微
生活在乡下的小伙伴,其实小时候真没少吃蛇莓。毕竟像笔者小时候那个年代,农村家家户户还不那么富裕,所以大人能花钱买水果的次数很少。而小孩子们为了解馋,只好放学后三五成群去野外山坡和荒地找寻野果子吃。
蛇莓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野果,当然是大家寻找的目标之一。虽然没少当野果子吃,但是不得不说,蛇莓的食用价值真是微乎其微。
一是口感上味道不好,酸酸涩涩的,很少有甜的。二是这蛇莓吃多了会不舒适,舌头、胃等都有不适的感觉,之所以会这样,说白了主要是因为蛇莓“有小毒”。
所以很多农村老人都说,野外见到了蛇莓尽量别吃。当然了对于老人的劝告,小伙伴们向来是当耳旁风。
因为食用价值不高,所以蛇莓这种野果子,也没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所以在农民眼里,它也是不值钱的货,见到了也不会去珍惜。不像九月炸这种野果子,因为价值高而被当高档水果售卖。
尽管蛇莓的食用口感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蛇莓作为药材,却有人常年收购。
蛇莓的药用价值参考
前面笔者讲到蛇莓“有小毒”。其实单纯从这一点,就能够说明蛇莓是一种药材。毕竟在我国长在野外的药草,只要是有毒性的,基本上都可以作为药材。
根据笔者的了解,这蛇莓的主要药用部分不是它的“果实”,而是它的“全草”,也就是整个植株。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一些懂药材的人去乡下农村采挖。因为这些药材,市场价格已经高达2元一斤。
蛇莓之所以能够卖到2元一斤,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比较广泛。根据笔者的了解,由于蛇莓有着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等多种作用,所以常被用在感冒、跌打肿痛以及毒蛇咬伤等方面。
也正是因为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高,所以这几年来,有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发展人工种植蛇莓的产业。
本期关于“蛇莓”的专题就分享到这里了。对于“蛇莓”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