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95314.html重庆小哥马文章,80后,博士毕业后,他来到中科院昆植所,当了一名苔藓标本管理员。岸边藓,拉丁属名Mawenzhangiathamnobryoides,来自马文章的中文拼音一年天,他最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野外,扛着单反,健步如飞,看到心仪苔藓就“薅”。工作十年,已经采了多份标本,其中的一个苔藓新种,直接以他命名。在西南地区各大自然保护区,他徒步、溜索、攀岩,吃毒蘑菇、睡鸡窝,与跳蚤、蚂蝗、毒蛇共处一室,成为同事口中的“怪咖”。“渺小的苔藓因为冷门总被人们忽略。而我却能够在一片森林中一眼发现苔藓,认出苔藓的种类,还挺酷的。”自述
马文章编辑
余璇马文章是一个“苔藓痴”,年生态学博士毕业后,来到云南干了苔藓标本管理员的工作。和一般的标本管理员不同,马博士一有机会就往野外跑。十年来,他已练就了一身户外生存本领,可以深山里连续走上十几个小时,不打伞也不吃饭,轻轻松松爬上一个45度的陡坡。看到蚂蝗、毒蛇也很亲切,第一反应是掏出相机给它们拍照。“当我说这里蚂蝗多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一点点喜悦的,至少这里没怎么被污染。”“蛇我也怕,不过我想它可能更怕我。”拍摄小分队准备出发中7月苍山的生境(向左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