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市场 >> 正文 >> 正文

郭靖和杨康结局之差别贵子出寒门,贵族需积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6/8

金庸先生自己是个读书人,可他的武侠小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读书人的调侃。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之母李萍和杨康之母包惜弱。

郭啸天的妻子李萍,小说中并未详细介绍她的家世,可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李萍属于容貌一般、心地淳朴的山野之人。与之对比的是杨铁心的妻子包惜弱,父亲是个私塾先生,在家庭的熏陶下,她知书达理、善良孱弱。

风雪惊变之后,郭啸天殒命当场,杨铁心不知所踪,郭杨两家的命运就此改变。李萍被段天德掳去大漠,引出了一段曲折。包惜弱虽有破家之痛,却未因此吃过苦头,跟随完颜洪烈回到金国,锦衣玉食不在话下。

李萍在大漠的猎猎寒风中,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在荒郊野外生下了郭靖,还在大漠立足,艰辛的活了下来。包惜弱身在完颜王府,深得完颜洪烈宠爱,生下杨康后,完颜洪烈也是视如己出,对她母子二人宠爱有加。

李萍和包惜弱的命运就此定格,她们的儿子在成长的岁月中,却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郭靖成为一代大侠,赢得江湖人的敬仰,老百姓的尊重;杨康早早的没在了铁枪庙,孤独的坟头荒草丛生。是什么让原本身份地位天差地别的两位少年,有着如此截然相反的境遇?究其原因,是因为李萍和包惜弱对他们未来期待值的大相径庭。

李萍只想让郭靖成为寒门贵子

在大漠中苦熬的日子里,李萍凭借一己之力拉扯着年幼的郭靖。对于相依为命的儿子,她也是有所盼的。一盼郭靖长大可以找段天德为父报仇,二盼郭靖“一生问心无愧,也不枉到世间走了一遭”。

杀父之仇不可忘。李萍定是从小告诫郭靖,否则以幼年郭靖的秉性,也不会把“段天德”三个字记得咬牙切齿。李萍恨段天德,无关宋金的仇恨,只是怨恨段天德毁掉了自己一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累的自己远离家乡,亡命天涯。

在遇到哲别之前,李萍和郭靖对段天德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只能在脑海中牢记这个名字,用仇恨来维持在大漠生活下去的勇气。当郭靖无意救下哲别,并得到大汗青睐的时候,“段天德”从一个名字成为了可以施行的行动代码。就在这时,江南七怪从嘉兴风尘仆仆的来了,他们展现的高强武艺,又把代码变成了等待。

等到郭靖学成武艺之时,李萍最大的愿望便可实现了。

没错,对段天德的仇恨是李萍强加给郭靖的,但也无可厚非。李萍简单的思维中,不可能有什么不让孩子成长在仇恨阴影下的概念,“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遮掩起来,反倒有些矫揉造作了。

江南七怪和李萍一样出身市井,性子更轴。他们心中衡量万事的标准只有一个:武林道义,江湖侠义。质朴的郭靖在淳朴的李萍和纯朴的江南七怪教导下,为自己的人生定了两个目标:去找段天德报仇,去嘉兴比武。一个势在必得,一个势在必行。

生活上有了大汗部落的照应,前途上有了江南七怪的指引,即便郭靖有些愚钝,作为母亲的李萍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了期许:我儿子要走出寒门,成为贵子。李萍心中对“贵子”的理解,无非是想让郭靖生活的好一些,有些出息罢了。至于什么样的生活算好,什么样子算有出息,李萍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草原,喃喃地嘀咕:“也许就是比现在好吧。”

李萍活得很现实,现实到吃喝是第一大事。李萍活得有骨气,她和儿子活着,不是为了吃喝。十几年后,郭靖终于走了,和江南七怪一起回返中原。李萍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欣慰的笑了,她知道,草原虽大,也大不过天下,江湖险恶,也不过是人心。只要把路走直喽,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只要把心放稳了,就没那么多是是非非。

当郭靖有所成就回到草原时,李萍为了不让儿子为难,自戕身亡。她的死,理由依然简单:郭靖是宋人,不能去打宋人。她的儿子,虽然不再是大汗的金刀驸马,也不会去做攻宋的将军,失去了荣华富贵的机会,可是,郭靖已经成为“贵子”,一个在江湖上、市井间冉冉升起的大侠,对于习武世家来说,算是出人头地了,她也可以安心去找郭啸天了。

包惜弱只想让杨康当过富贵公子

李萍对郭靖的期待简单,包惜弱亦是如此,甚至更胜一筹。包惜弱对杨康的未来也有规划:当好小王爷就好。

为了让杨康心无旁骛地当好小王爷,为了不让杨康对完颜洪烈生出隔阂,包惜弱一直对杨康的身世守口如瓶。她把所有的苦痛都隐藏了起来,只有在回到王府中那座和牛家村旧居一模一样的房屋时才会露出真情。

包惜弱对杨铁心的情意是假的吗?不是。但是,她对完颜洪烈也有真情。她感念完颜洪烈对她母子二人的爱,哪怕这份爱的背后是鲜血淋淋。包惜弱是个聪明人,在完颜王府的十几年中,她不可能不去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过去的生活,和杨铁心恩爱、安静,可是在完颜洪烈“王爷”的威势下,恩爱和安静是那样的脆弱。她不想让自己的悲剧在杨康身上重演,她想让杨康只做完颜康。

完颜康是不好做的,因为这个身份是金朝的贵族。

贵族,是需要积淀而成的,而不是溺爱出来的。完颜洪烈事务繁忙,他对杨康的教导,是把他带在身边,让其自行耳濡目染。在此我要说明一点,如果站在金国的角度来看,完颜洪烈的许多做法不能算错,很符合他王爷的身份。而杨康性格的培养,则要依赖包惜弱的教导了。

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惜,包惜弱这个老师不合格。她虽是私塾先生家庭熏陶出来的宋人,可是毕竟大半生的经历都在乡间度过,与王妃的地位相去甚远,包惜弱也始终没有适应王妃的角色。如果她像李萍那样,活出真自我,不伪装、不矫情,杨康也会是条汉子,就算他不认可宋人的身份,也绝不会成为后来的阴险小人。

可惜,包惜弱用无底线的善良替代了真实,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雍容大度的王妃,想让儿子习惯金国贵族的生活。岂不知,贵族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需要自小有良好的传承。包惜弱的“装”,潜意识里造成了杨康为了迎合她的“装”。比如杨康为了讨好包惜弱,掰折了兔子腿让母亲治疗,看起来是小事,其实说明了,在完颜王府中,完颜洪烈是真王爷,侯通海等人是真绿林好汉,只有杨康不上不下,是个只会耍阴谋的小人。

有时候我在想,如若包惜弱放手不管杨康,而是让完颜洪烈来教育杨康,也许,杨康成不了大侠,也能成为一个金国的英雄。

郭靖和杨康结局的差别,在情理之中

李萍和包惜弱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希望儿子好,是母亲的天性。

郭靖和杨康之所以有不一样的结局,除了世事无常外,还要回到李萍和包惜弱对儿子成长的作用上来。套用一句老话:寒门定能出贵子,莫把贵子当贵族。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角色,真正的寒门子弟郭靖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达到了人生巅峰,由平民百姓成为贵子,再由贵子转化为贵族。而其他的出身较好的,或者勉强算衣食无忧有点地位的,如林平之、令狐冲、张无忌等人,始终达不到郭靖的高度。原因在于,他们或因为家遭变故,或因为自身原因使得其贵族教育出现了中断。没有良好的积累是不可能横空出现贵族的。当然,这里的贵族不是说钱财的多寡,而是说一种品格、一种精神,用武侠小说里的话往大里讲,那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郭靖;往小里谈,那便是从容淡定、正直坚韧,如杨过的后人黄衫女子。

郭靖和杨康是结义兄弟,即便是杨康作恶多端,郭靖依然把他当作兄弟。多年后,郭靖功成名就想起杨康时,不知道是否还在自责没有劝说杨康做个好人。其实他不知道,杨康的下场早在母亲李萍和伯母包惜弱命运改变时便已经注定,因为那时他们都还是懵懂少年,记忆并未生成。

作品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