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市场 >> 正文 >> 正文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不捕杀野生动物,多年后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6/4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从表面上看,自然界的动物都有其所在的食物链,因此即使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物种的数量也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不捕杀野生动物,多年后物种真的就不会泛滥吗?对此我有不一样的看法,下面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捕杀野生动物造成了什么后果?

人类从距今约万年前开始了高速的演化,从南方古猿到智人,人类的地位在不断的提升,当然这要得益于人类选择了大脑的进化。到了距今约1万年-年这个时间段内,人类已经开始了农作物的种植,之后进入了古代文明。可以说从古代文明开始(公元前年),人类已经摸到了“统治者”的座位,那个时候,野生动物在人面前就已经处于劣势。

在此期间,人类的祖先们从1万年前开始驯化动物,之后就有了狗、羊、猪、牛、猫、鸡、鸭等家禽和家畜。到了古代文明开始,其实以上这些动物都已经被驯化成功了。这意味着人类有了稳定的肉食来源。

但是,人类并没有就此满足,有需求又会有市场,当动物的皮毛、骨头、角等物品成为了商品,人类对野生动物单方面的屠杀也就开始了。而在这场屠杀中,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没能幸免。

在猎杀的同时,人类的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来生存,于是,那些躲入了深山之中的野兽,再次被迫与人比邻而居,猎杀再次上演。在这双重打击下,物种的灭绝速度开始飙升,不说别的,单看我国近代灭绝的动物就不下几十种,其中包括华南虎(野外灭绝)、中国犀牛、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新疆虎、普氏野马等等。许多小伙伴可能也发现了,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已经成为保护动物了。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近代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比历代灭绝的速度快万倍,而将这个灭绝速度按下加速键的正是人类。

因此,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猎杀造成的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物种灭绝和加速灭绝。

如果所有人不猎杀野生动物,会造成物种泛滥吗?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分成两个部分说:

第一部分,生活在完整生态中的野生动物

人类从演化开始不过在地球上几百万年,而地球上大多数的物种都有少则几百万年,多则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化史了。在人类出现之间,并没有物种泛滥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任何的一个自然环境下,生态链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形成,而一旦形成后,食物链中的各级动物互相约束,谁都没有泛滥的能力。简单的说食草动物想要泛滥,植物不答应(区域内有限的植物和生长周期),食肉动物想要泛滥,食草动物不答应(食草动物的数量也有限,如果食肉动物过多,最终必然灭绝)。

所以,如果一个区域内的生态链完整,那么人猎杀野生动物反而会导致生态链崩塌,不猎杀,生态链依旧,任何动物都不会泛滥。

第二部分,已经不完整的生态链中的野生动物

上面我们说过,食物链都是环环相扣,互相约束的。但是当这个平衡已经被外力打破,那么,物种泛滥几乎是必然的。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早在20世纪以前,野猪在我国泛滥是闻所未闻的,但是,现在许多地方的野猪已经呈泛滥的态势。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以前,野猪的生境中从来不缺少老虎、花豹以及狼群。但是,后来,老虎被杀光了,花豹也不剩几只,狼群更是消失不见,野猪的约束者(食物链的上层)消失了,所以,在野猪成为保护动物的今天,在它们强大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加持下,区域性泛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这就满足我们的题目:人不捕杀野生动物,个别物种泛滥。因此,如果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中的野生动物,一旦它的生态位较高(非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繁殖能力很强、再缺少天敌,那么如果再没有人为的猎杀,那么,它们就会泛滥。

当然,这个也不需要我们操心,野猪泛滥自然有相关部门去控制它们的数量,而这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偷猎野生动物的借口。

说完了主要问题,我们再来说一下物种泛滥的问题。

每每看到有国外物种泛滥的新闻,在评论区一定能找到一群“吃货”,而且吃货们除了感叹为什么“好事”不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还会出谋划策,比如免签证、免机票请广大吃货去解决、把我国的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引进过去等等。我们在谈笑之余,不仅要想一下,吃真的能够解决物种泛滥的问题吗?对此我持悲观态度。因为,物种既然能够泛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期的累积,其中就有与当地饮食文化冲突这个因素,就好比我国南方的许多水域已经被清道夫入侵,一网下去就能打上几十条了,这时的吃货去了哪里?

其次,物种泛滥即使被各种方法解决了,但是入侵物种已经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包括本土物种的消失和资源的消耗,几乎是不可逆的。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本土的某一物种如果泛滥,是可以用吃解决的,但是如果是入侵物种,用吃根本就解决不了(别以为澳大利亚人不吃兔子)。

总结

如果所有人都不猎杀野生动物,对于生态完整的区域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野生动物们终于不用提心吊胆的生存了。但是,对于那些生态严重失衡的地区,势必会有一些生态位较高的杂食性动物会泛滥,比如野猪。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动物明明都泛滥了,还是保护动物?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物种短暂的泛滥还可以人为的控制,但是一旦物种的数量少到一定程度,它们就可能会灭绝。而现有的动物数量如果能够保持住,才是恢复地方生态的第一步,也是保护更多野生动物的第一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