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山瑶族村位于广东省英德市石牯塘镇东北部,共有瑶胞人,其中,中共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设村党支部一个。辖区内有10.8万亩的生态林,森林覆盖率达9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台保护区环绕全村,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生态优雅和特色瑶族文化构成了联山瑶族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石牯塘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联山瑶族村结合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形成了《5+N支部工作法》的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强项品牌。“5”是组织、队伍、制度、保障、作用五个方面着力推进,“N”是如流动夜校、建立发展党员数据库、三谈三问、三联三带、党员承诺六带头和争创“十星”支书等N个特色党建做法。联山瑶族村通过党建引领,创建瑶族特色村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民宿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联山瑶族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获得“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东名村”、“广东省卫生村”、“清远市生态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联山瑶族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仅做到了护绿、增绿,还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以“绿”生“金”。
扛起生态管护责任,把生态管护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有10.8万亩的生态林,森林覆盖率达98%,森林防灭火压力巨大。联山瑶族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网格联系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张贴《防火令和防火通告》和村民签订《清明扫墓森林防火安全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告知书》、《致群众的一封森林防火和严禁野外用火公开信》等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切实扛起生态管护的责任。
全村上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开展宣传攻势,为后续禁带火苗上山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营造了良好的防护氛围。全体村干部、党员积极化身护林员,不断夯实“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责任,坚守入林不带火,带火不入林的原则。在清明节的特殊时点,村党组织带领党员和志愿者包山头、守路口,强化源头管控,严禁从事烧灰积肥、烧秸秆、烧地边等农事活动,有效杜绝村民野外用火;同时严防死守各卡口,做实做细进山登记、巡山检查工作,逢车必检,逢人必问,确保防火源头管控到位。
在全村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未发生山火,切实保护了辖区内的绿水青山。
书写生态振兴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联山瑶族村森林覆盖率达98%,全村几乎没有耕地。联山瑶族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书写生态振兴文章,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向森林要“土地”,利用林地面积约亩,打造了特色农特产品香菇、木耳、中药材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当前,联山瑶族村的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了2万元,仓廪殷实,彻底改变了“过山瑶”的生活方式,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同时,为了提升瑶山土特产的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村党支部决定大胆创新开始“触网”,建设了联山瑶族村土特产直播室,购置了新设备,村党支部书记吴乙明带领村干部学习网络直播知识。“现在我们村香菇、木耳、麻竹笋等农特产品的种植规模大了,以前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都不高,村民还要为销售的事情发愁,现在有了这个网络直播带货,产品的单价提高了不少,也解决了农户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吴乙明说。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力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村党支部书记吴乙明如是说。
近年来,联山瑶族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大山里的小乡村”声名在外,推动了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山里空气的“负离子”,成了城市人眼中的香饽饽。外来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农特产品的销售,带旺了民宿、餐饮业的发展,每年能带动村民增收近元。“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我们的自然资源,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吴乙明还表示:联山瑶族村将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擦亮生态村的品牌,在保护中发展,保持生态振兴的底色,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来源:英德发布
责任编辑:清远广播电视台融媒运营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