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介绍 >> 正文 >> 正文

寻问文明一群90后让三星堆文物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7/26

来源:12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童芳

年1月31日,除夕。

一尊有多年历史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舞台。

造型独特的青铜器,神秘的古蜀文明——三星堆3号至8号“祭祀坑”自三年前被发现起,就被置于万众瞩目的境地。

机构媒体跟踪直播,自媒体跟进解读,“祭祀坑”还未发掘完毕,开播的相关纪录片就不下三部。三星堆堪称国内考古界近三年的头号“网红”。

年11月,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全部发掘完毕。在四川小城广汉,一群“90后”年轻人与三星堆的故事却远未结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王瑞在高石桥遗址考古资料整理现场。受访者供图给文物颁“身份证”

眼前这个小麦肤色的短发女孩,干净利落,浑身上下透着初生牛犊的真诚和锐气。

她是王瑞。在豆瓣高分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以下简称《不止考古》)中,这位常戴着一顶路飞草帽的“95后”考古职场“萌新”,曾满心欢喜以为挖到船棺葬,却最终只收获三个空土坑。

捱过年的雨季,10月中旬,王瑞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的同事们开始对月亮湾等几处勘探点进行发掘。

作为青关山勘探点的负责人之一,王瑞刚刚又遭遇了一场“打击”。

“我之前判断这边挖到第三层,就到了商周时期。但刮壁的时候,发现里面插了一片带釉的瓷片,这下可能到汉代都说不定。”王瑞指着前方一个十平方米不到的探方说。

被称作探方的土坑内部,四壁早被王瑞和同事向虹用铁签画好了分层。

一块小小的瓷片瞬间推翻了之前所有判断。

“有点失望吧?”记者道。

“是很失望!”王瑞将“很”字咬得很重。

不过,她很快接着说:“那一块瓷片能不能代表它的年代真的晚了?会不会是不小心混进去的?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很小。”

结果与预想不符,甚至做无用功,对考古人是家常便饭。田野考古能挖到陶片、瓷片已是重大收获。

像发现三星堆“祭祀坑”里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这样的“国宝级”文物,从某种意义上,必须得到命运的垂青。

参与了三星堆4号“祭祀坑”发掘的王瑞,自认足够幸运。

年底,在西南民族大学念考古学硕士的她,听说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了6个“祭祀坑”,暗自思忖:这么重大的发现,不知谁有幸去发掘?

向虹在兰家遗址考古资料整理现场。受访者供图等到年秋天,听说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招聘临时工,她和同班同学向虹立马来到广汉。

“一开始不确定能不能留下来,也清楚只是做一些采样和记录工作,但能参与到三星堆发掘就足够了。”王瑞说。

采样,就是为发掘出土的文物和样品进行采集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也被称为为文物颁发“身份证”。

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意义。出土地层、坐标、方向、名称、种类、编号、遗迹号等信息均富价值,都需留存。据王瑞的记录,4号“祭祀坑”发掘过程中,采样的记录信息共有余条。

4号坑的发掘工作于年8月结束。在同样是“95后”的“坑长”许丹阳的主持下,4号坑出土了“铜扭头跪坐人像”等珍贵文物。经过历练,王瑞和向虹、傅悦等几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逐渐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原以为考古都是上年纪的专家在做,但我们做前期调研时发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不止考古》制片人顾菡丹说。这部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因将镜头对准三星堆年轻人的工作生活而备受好评。

从年底到年5月,王瑞在燕家院子北边的勘探点主持发掘工作;进入雨季后,她和同事们窝在考古基地做资料整理;国庆假期后,则和“老搭档”向虹来到青关山。

在这里,两个女孩每天要指挥近40名当地村民开展发掘。

12平方公里的三星堆遗址,目前已发掘面积不到遗址总面积的千分之二。田野下有可供考古人研究一生的宝藏。

“你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