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歌
王昌宁
读高中的时候,无意中在同学那里开始接触到了一些“黄色”黑胶唱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后来的知青和军旅生活中,逐渐对歌曲和歌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三首是我一生最爱,成为我心中的歌。每每听到或唱起这些歌曲,都会使我感慨万分充满激情,也使我仿佛变得年轻了许多。
“人们都说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是花妮的心不诚、情还不深吗?为了给妈妈治病,花妮她跑遍了整个山岗,采下了多少束鲜花呀!那一朵朵、一束束的鲜花,铺展开来,能把整个村庄掩盖起来。可是,花妮卖花换来的药,妈妈连看也没看就离开了她。妈妈离开了人间,这样的苦难有谁能说清啊!”
以上是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中的一段旁白,旁白之后是插曲《滔滔的河水流不尽》,歌词大意是:滔滔的河水流不尽,深重的苦难诉不完,苍苍的青天啊!茫茫的荒原。哪里是她们的归宿?可怜的孩子无人管……感人至深,多么震撼心灵的旁白与插曲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在我国一上映,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几十年过去了,电影中的情节、旁白、插曲却一直记忆犹新。每次看这些电影听这些插曲,都会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年春,正是我读高一的时候。一天晚上,在课外马列学习小组的学习中,同学们谈到了正轰动一时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并讨论确定作为一次小组活动安排集体观看。一个同学提醒大家,去看电影时多带几张手帕,因看过此片的人个个都哭得很厉害,特别是女士们,渲染了此部电影的神秘与凄惨。之后,我们盼望着能及早看到《卖花姑娘》的电影。那个年代买张电影票有时还需托熟人,看一场电影也不是那么容易。孩提时,经常打听一些机关、厂矿、部队等大单位什么时候演电影,打听到以后即作为一条重大喜讯奔走相告,再相邀玩伴一同前往,可谓儿时非常愉悦的一件事了,为看一场坝坝电影不惜跑几里路和等跑片至深夜。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电影院。我虽没多带几张手帕,当时也没这个条件,但的确被剧中故事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看电影过程中,场内不时传来抽泣声,我和观众都被电影故事情节深深打动,场内哭成一片,给我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给我的教育也是莫大的。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在我的心田种下了善良、感恩、孝顺、担当、拼搏的种子。从电影院出来,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好好读书。并幻想着自己快快长大,为父母早日分担起养活家庭的责任。高中刚毕业,即下乡独立生活。当兵临走时,我把在生产队分红所得的几十元钱全部交给了家里,让我妈感动了几十年,并一直以此教育我的弟弟妹妹。现在回想起来,真没想到那时的电影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许是与那时的大环境和个人经历有一定关系吧。不仅如此,我也深深地爱上了电影中的插曲,时常和同学们在一起传抄传唱,可惜的是我抄写的《歌曲集》后来弄丢了。但是铭记在我心中的旁白和插曲永远不会丢失,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信手拈来,为大家演唱一段。这类经典歌曲影响着我的人生,让我始终充满着理想和信念,保持着青春的活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草原之夜》这首歌是电影《绿色的草原》中的插曲,反映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生活。作曲家田歌经过较长时间的生活体验后,写出了影片中这首优美的插曲。从年开始传唱至今,经久不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小夜曲。
歌曲记录了兵团生活,弘扬了军垦文化,抒发了战士的爱情。上世纪那些年,凡涉及爱情的歌曲均被称作是黄色歌曲,并列为禁歌。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同学几个出于好奇,围着一部老式电唱机放唱盘,其中就有《草原之夜》这首插曲。大家听了之后听不出“黄”在哪里,共同的感觉是优美、动听,于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只要一到这个同学家,就忙着要听这首歌,久而久之,大家都学会了唱这首歌,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在各自的心里,悄悄地传唱并伴随着我们成长。上山下乡的时候,劳动之余,在大山深处,皓月当空的夜晚,在空旷的田野,潺潺流水的小河边,我一遍又一遍地唱着: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吔,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那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我一个人唱,同知青们一起唱,疲劳、孤独、寂寞也唱没了。走入军营后,在新兵专列的闷罐车厢内;在野外演习休整的夜晚;在节假日营区边上的田野和树林里;参战时,在异国他乡的橡胶林里,我情不自禁地唱着《草原之夜》,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
唱着唱着,殊不知,就像电影中的兵团战士一样,歌中的爱情悄悄地向我走来了。在一起工作和战斗中,我和本团女卫生员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几十年过去了,在军营中的那个晚上,我向她表白时的情景依然令我回味无穷。记得那天,夏日黄昏时的营区,绿树蓊郁、碧草绿茵,令人赏心悦目。官兵们完成一天的工作和训练后,三三两两围着操场散步,有的向营区边上的田野和树林走去,干部宿舍静悄悄的,太阳的余辉从窗户射进我简单整洁的寝室内,一片温馨静谧的氛围。我和她亲密地坐在一起,谈着我们一生中最重要、最甜蜜的话题,从黄昏一直谈到熄灯号响,直至深夜,表白一次成功。是歌曲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为我们的军旅爱情增添了浪漫的色彩。临别,我赠送她一张贴有我头像的《草原之夜》的歌片,她也送了我几张玉照,由此定下终身。那时,我虽然没有贵重的钻戒之类的定情物,更没有车子、房子以及雄厚的物质基础,有的只是满腔热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相互之间对事业与家庭的承诺与责任!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过来的,物质生活上虽然比较俭朴,但精神生活却是充实向上的。
《怀念战友》也是我最爱听和唱的歌,每每在电视上看到演唱这首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产生共鸣,有时会唱得热泪盈眶。我想经历过战争或观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人,一定都会感同身受吧!
雪域冰山上,负了伤的边防战士冻死在阵地上,如雕、如镌、如刻,已浑然嵌于冰山之上,巍然矗立在那里,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不能松开的冲锋枪。两名战士,一个站立着;一个坐着,临死不屈,守卫着边防。随着杨排长举枪鸣放和声嘶力竭地高喊:“一班长!”“一定要救活他们!”顿时,那具有新疆塔吉克风味的激情旋律高潮迭起,充满悲痛和心痛,充满无限怀念和追忆。“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太震憾,太打动人心了。
最早,《怀念战友》也是我在同学家听到的,那时不以为然,也就是觉得好听而已,没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后来,认识有了升华,特别是经历了那场战争的洗礼后,感受截然不同。只要一听到这首歌,就有一种忍不住的感情冲动,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此时此刻。在我所经历的那场战争中,战斗打响后,每天发生的伤员和烈士的遗体都要抬着从我们阵地通过并作简单的医护处理,那些被抬下来的战友,有的曾经是我一个营的、每天朝夕相处,有的是我们一起乘坐闷罐车到部队的同乡,有的是在战前的头几天我们还打过一场篮球,有的是刚刚从我身边经过上前沿阵地不久的……个个都是二十来岁的英俊小伙,上去时都是英姿勃勃生龙活虎的,眨眼功夫就被抬下来了,鲜活的生命怎么就没有了?这就是残酷的战争。抬着下来的战友,无论怎么都喊不醒了。那场面在我记忆中定格几十年,常常在脑际萦绕……真是歌中所唱一样,“好象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也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太让人伤感了!此时此刻我真正领会了这首歌的真情实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团经过十多天的战斗后,转为师的预备队。战斗间隙,师宣传队一名云南籍战友,在阵地上一棵橡胶树下,用缴获的三弦琴弹起《怀念战友》,边弹边唱,声情并茂,一下就吸引了一些战友围观。那情景如果拍成电影电视,一定不亚于《上甘岭》中战士们在防空洞内唱《我的祖国》那样感人!大家听他弹了一遍又一遍,沉浸在悲痛和对战友的怀念中,那场景我终生难忘。
《怀念战友》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打仗结束后,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这些所谓的黄色电影和歌曲被陆续解禁。为了听这首插曲,我分别在当时的云南蒙自县、雅安市、重庆市、璧山县的电影院不厌其烦地看了9次《冰山上的来客》,每次都被电影中的情节所打动……我酷爱电影中的插曲,更怀念那些为民族解放和捍卫祖国尊严的英雄,怀念那些一起跨过红河的战友、那些长眠在南疆边陲的勇士。
岁月流逝不再来,青春一去不复返。唯有那些经典歌曲、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主题曲永远停留在我的心中,抹不掉,挥不去!让我们把心中的歌世世代代的传唱下去!
(作者系江津作协会员)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