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第六个国际森林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在峨眉山野外海拔米至米的阔叶混交林,再次野外回归了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
如今,经过近30年的努力,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目前在人工繁殖、迁地保育、野外回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对峨眉拟单性木兰极小种群的拯救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成为四川省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的成功典范。
经过数公里的“迁徙”
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株
当天早晨9点,8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从峨眉山植物园出发,经过半小时车程,它们从后备箱转移到了骡子的背上,然后在骡子的帮助下,在山间小道上行走了一个小时整,最终到达了峨眉山海拔米高的某处位置。
选地、挖坑、栽种……只见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工作人员正把峨眉拟单性木兰一一“安家”在森林,让它们从此告别“人工培育”,真正实现野外回归。
“种下去之后,我们就不再干预,只是会对回归苗木进行长期监测,一季度统计一次其生长情况。”
次日,第二批8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又紧跟着出发了,这次它们要去的地方是在峨眉山海拔米的地方。
“两个地方一高一低,一个向阳干燥、一个潮湿荫蔽,目的就是为了实验对照,看峨眉拟单性木兰能否在野外不同海拔不同条件下都能实现自然生长。”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程师李策宏讲述到。
两天时间,数十公里路,至此,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全部实现野外回归,也标志着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的“峨眉拟单性木兰的野外回归”项目圆满完成。
据悉,这是该项目从年野外回归成功以来,第三次实现回归自然,使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数量突破了株。
年首次放归野外
峨眉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omeiensisCheng
它在野外,只有74株。
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峨眉拟单性木兰,有望摆脱灭绝的命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不久前将株峨眉拟单性木兰放归野外。
详细可见:植物界大熊猫等了20多年终于开花啦!
据悉,3年时间,重建的野外种群数量比原生境生长的数量增加约5倍,回归苗木生长健壮。接下来,项目组还将对这些回归苗木进行长期监测,直至它们在野外环境能开花结果实现自我繁殖,从而摆脱灭绝的命运。
经过长达近30年的科研
成功突破并解决了三大技术难关
据悉,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异花授粉、且雌雄花成熟不同步,在自然条件下授粉困难,结实率低、种子质量差,从而导致该物种天然更新困难,而且生存环境也极其脆弱,目前全球仅在峨眉山野外存有,因其数量极为稀少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年峨眉拟单性木兰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为了拯救保护该濒危物种,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从年开始对该物种进行了迁地保护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由于两性花植株都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再加上木兰树本身的高度,种子的采集十分危险。需要利用绳索,爬上垂直高度约百米的峭壁,采集种子回来育苗。”
曾亲身参与过种子采集的李策宏十分了解该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幸运的是,我们从年开始对该物种进行了迁地保护,并成功繁育。”
而近些年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又先后开展了峨眉拟单性木兰人工授粉、繁殖技术和种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近1株,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成功解决了峨眉拟单性木兰自然条件下传粉难、种子萌发难与成苗难三大技术难关。
如今,经过近30年的研究、培育,峨眉拟单性木兰除了回归到峨眉山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种群得以复壮,逐渐摆脱灭绝的危险,维护峨眉山的生物多样性,还有部分被向外输送、栽种,“希望该濒危物种今后能够在峨眉山以外的其它地区也能开枝散叶”。
作者:魏玉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