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世界环境日记者探访国宝镇海棘螈保护区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1/30
01:29

  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昨天,记者走进隐藏在九峰山密林之中的镇海棘螈保护区,一睹这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真容。

  在中国计量大学念研二的李婷婷已连续两年参与了镇海棘螈人工繁育项目,她告诉记者,这个看起来有点“丑丑”的小东西,通体呈棕黑色,只有口角两端、指趾腹面和尾巴腹面呈橘黄色,且成熟的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稍小。3月末到5月中旬是它们的孵化期,随后“小鱼状”的棘螈幼体在水里面生活1个多月后,身体颜色由棕黄蜕变成棕黑,外腮萎缩,身体出现疣粒。6月底,它们会爬上岸,成为小棘螈。

野外寻找棘螈

  “这一演变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暗藏风险,由于镇海棘螈动作特别缓慢,所以它们在野外时常受到天敌的威胁,例如千足虫会吃岸上的卵,水里面的棘螈幼体有被水虿捕食的风险,终于到岸上生活了,也可能成为蛇的食物。再加上自然灾害如台风和干旱、农药污染等人为干扰,它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威胁很多。”实验室另一位工作人员王宏富介绍。

  据中国计量大学徐爱春副教授估算,目前镇海棘螈野外种群数量在尾左右,因此也被称作宁波的“大熊猫”,为拯救保护该物种,自年起,徐爱春就带领团队针对栖息地改造、人工扩繁和野外放归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年,其团队在通往保护区的道路上设置路障栏杆,降低了繁殖期间镇海棘螈被路杀的风险。年,团队又在原有18亩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人工建造了平方米的自然保护小区,仿自然繁殖水坑的样子修建了5个人工繁殖水坑。年4月,工作人员给新修的人工繁殖水坑铺落叶时,发现水坑附近已有三处镇海棘螈卵团。

  目前,人工扩繁并放归自然的棘螈数量已达余只。

  记者唐严董惊鸿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