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青草/文图
酥烧,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这个东西,但相信大家都吃过,因为这是一种很多地方都可见到的很普通的小吃,只是各地的叫法可能不一样罢了。
我们老家客家地区的叫法是“酥烧”,可以从字面上理解:酥,脆也;烧,用油烧炸也。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称呼是怎样的,但不管什么地方,做法却都差不多,如果要给酥烧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解释:就是将各种肉类,表面调拌一层面粉浆后,下锅油炸熟,捞起即是酥烧。
我们平时在商场超市里可买到的炸春鸡、炸鸡翅鸡腿、炸泥鳅等等,通常都是表面粘有一层面粉浆后再炸熟,所以,它们都是酥烧的一种。乃至洋快餐店里的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翅鸡块,也是属于酥烧的一种。
酥烧既可当零食吃,也可当主食吃。表面酥脆,内里糜软,香气扑鼻。因为酥烧表面裹有一层面浆,完好地保持了面浆底下的肉的原味,同时又多了一股面粉的香气,这层面浆还使得食物膨胀大了许多,使原本不多的肉,显得大块和增多了不少,满足了食客求多的心理。
不管什么肉类,都可以制作酥烧,但以猪肉、鸡肉、鱼肉、泥鳅最为常见。要说它们几者之间的不同,那就是猪肉没有骨头,比较柔软,沾上的面浆有厚有薄不匀称,炸出来后的酥烧,没有固定形状;而另外几种肉类原料都带有骨头,比较硬实,炸出来后则保持了肉类原来的外观形状。
酥烧还是有明显的“城乡区别”的,城市里的原材料多见的是鸡肉,其次是泥鳅,这在满街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商场里的熟食档都可买到,用别的原材料的很少。而乡村人,则多用猪肉以及鱼肉,肉鱼又分大鱼小鱼,小鱼用原条炸,大鱼则需要切成薄薄的鱼片。
酥烧的做法不复杂,谁都能做。以猪肉为例:新鲜的猪肉去掉猪皮,可保留若干肥肉,连肥带瘦一齐切成肉片或者肉条状。把面粉加盐水,在盆里调和成粘糊糊的面浆,同时调进酱油、味精、胡椒、五香粉等等你喜欢吃的调味料,吃辣的人也可加一些辣椒粉。然后把切好的猪肉拌进面粉浆里抓匀,使每一片肉都充分粘上面浆,原材料到这时就已算是准备完好了。接下来的就是下锅油炸,炸到面浆表面的颜色泛金黄色的时候则成,捞起就是食之奇香无比的酥烧了。炸的时间长短,面浆也有酥脆和柔软的区别,可以随各人喜爱的口味调整。
——当然,有耐心的话,也可以先不把所有的肉与面浆一块抓匀,而是可以一片一片地把肉粘上面浆后,扔进油锅里炸,因为炸鸡肉酥烧、鱼肉酥烧,通常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城市里的酥烧,成了人们的休闲食品,走进了商场、酒楼,算得上是“比较有档次”,比如去超市里买只炸春鸡吃吃,闲余去麦当劳、肯德基坐坐,吃几块炸鸡送杯可乐,成了一种快乐享受。而在乡村,要想在什么饭店小食店什么商店里吃到买到,那是没有的,因为它成了一种地道的路边小吃。在乡村小镇的街边,常能见到摆着柴火小锅灶现炸现卖酥烧食品的小摊,亦或是卖家先在自己家中炸好了,再提着小桶或者竹篮子装着来到街上摆小摊出售。对赴集的乡村人而言,买些酥烧食物回家去,既可当给小孩子的礼物,也可当自己的吃饭下酒菜——酥烧,本身也就是一道烧炸的菜肴嘛!
酥烧,同时也还成了乡村许多人家里的一个年节食品,仿佛成了一种特别的“年糕”。逢得年节时总会炸好些酥烧,既可自家人当零食,又可当款待来客时的送茶点心,吃饭时,蒸热蒸软,摆好拼盘,就成了一道上桌菜。
酥烧还有一个城乡区别,就是:城市里人得花钱去买吃,而且价格不便宜,乡村人却很多是“不花钱”的,甚至是还能挣钱。因为,有闲余的人可以去野外河里溪里捕捞些鱼虾,逮些泥鳅,买点面粉,炸成酥烧,既可自己吃,多的还可提到市场上去卖,换回一些钱来,买自家所需的别的物品。所以,一些乡村人,尤其是乡下的小孩子,闲余喜欢出野外捕鱼虾逮泥鳅,这可不是城市里生活的人所能体会到的另一种快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