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天下美食狗肉冻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4/3

当年,农村家家养狗,且都是本地土狗,绝无狼犬、哈士奇、泰迪等洋狗。小狗崽子不用买,谁家母狗下的狗崽满月,就会被亲邻抱走,绝不收取任何钱物。孩子们还常玩抱小狗游戏,单脚跳圈:“格这庄,格那庄,多会格到王妈庄,不吃王妈饭,不喝王妈酒,就抱王妈家小花狗”。

“狗不怨家贫”,狗对主人忠心耿耿。大舅的庄邻逃荒到江南,大黑狗一步一趋跟了前去,一日,全家乘船过江返乡,大黑狗上野外寻食没有带回,试知三个月之后,瘦成一把骨头的大黑狗竟从八百里之外找回家来,也不知道是如何过的长江。

那时候家家都穷,打洋油、买洋火、称盐抹酱缺钞票,常常靠卖鸡、卖狗解决困难。

大量的土狗以及生活困难解决了做狗肉冻的原料问题。活狗宰杀剥皮,狗肉用清水浸泡一天,中间两三次换水,汰尽血污,切条备用。烧草锅先炒猪皮出油便于狗肉冻成型,再炒狗肉略为变色,加入狗骨头熬的原汤,再加入花椒、八角、陈皮、粗盐等等作料,大火烧沸,小火烀烂,装入黑瓦盆。半凉结冻之前,撒上红椒丝、黄姜丝、绿蒜苗,待凉透成冻,即可上街销售了。

伊山街有两处卖狗肉冻的摊点:一处在中大街小马巷南侧“高级饭店”对面,摊主是武三爷;一处在胜利路与东后街交汇的斜角“新风饭店”门前,摊主姓名不详,是个穿黑棉袄腰勒粗毛巾的侉子。狗肉盆上用刀板覆盖,切狗肉的菜刀明光锃亮,很是锋利,切狗肉冻不沾刀。摊主根据客人的要求,或薄或厚、或大或小从盆中片出狗肉冻,过秤后,切成小麻将块大小,仍用菜刀铲放在书纸上包好,交给客人,完成一桩生意。买狗肉冻的男孩子居多。吃狗肉冻有两点讲究:一是天冷,狗肉冻才有冻的形态、冻的香味;二是狗肉冻不服酱油香醋,必须用拐磨拐成的大椒酱做佐料,你如果不信,换成其它佐料或瓶装辣油、老干妈等,就吃不出狗肉冻的本味。

当年狗肉冻很便宜,印象当中卖过八毛钱一斤,如能从家长手里讨得一两毛钱,显然能马上买得狗肉冻解馋,那个特殊的香味让肠胃受益,又让唇齿留香,打个饱嗝要抿紧嘴唇把香味再吞进腹内。

家长给钱买狗肉冻机会不多,孩子常常打起课本和作业本的主意,卖狗肉冻需要包装纸,馋极了的孩子用书本去换狗肉冻,但人家不要写毛笔字的大字本,怕狗肉冻沾上黑墨。

生活条件逐渐好了,养宠物狗成了时尚,人们再也不会因打油抹酱缺钱而卖狗。狗肉冻虽然还买得到,但很少是土狗肉,且来源可疑,常听说有人药狗,吃狗肉冻时觉得有些忐忑,不如当年坦然了。

中华民风网特约撰稿人:徐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