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纽约蓝蓝陌上美国
星期日
近来好些中文文章对华人囤积物资的事情颇有微词,仿佛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其实老美更讲究囤积紧急物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让人惊诧。何况每逢风吹草动政府都会呼吁民众囤积2周左右的食品,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他们的囤积显然非常有讲究,绝对不会做出抢20袋大米这样的事情来。因为真正紧急情况下大米既耗能源又耗水,绝对不是个好的选项,面条都要好一些。
先说美国民间的这种囤积的文化都从哪里来吧,我认为首先有历史原因,是冷战的后遗症。当初为了防苏联的原子弹,民众深挖洞广积粮。很多美国人的房子本来就大,有的人把地下室改建成了防空洞,还有的人干脆在后院再挖一个金属墙壁的地下防空洞,现在有的老房子偶尔还能看见。
同时二战以后罐头食品业非常发达,50年代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各种可供长期存放的速食种类繁多,大家都有条件往防空洞里囤放长期的战备物资。现在早已冷战结束,但是囤积的习惯倒留下来了。二是美国有一大帮末日求生者(preppers),总觉得世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灾难~风灾,火灾,地震,甚至僵尸(美国人真有相信僵尸的)他们作好了各种社会坍塌以后自力更生的准备。
他们囤积的物资之专业,种类之多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食品,净水器,发电机,短波收音机,枪支弹药,医疗用品,望远镜,太阳能电筒,甚至种子。。。总之一切假想回到原始社会以后需要的物资。在过去十年里这类人的比例翻了几倍。
我觉得流行文化与媒体也助长了这种情绪。如果你看美国电视,众多世界末日的灾难片都极为火爆。包括我在内,每次看完一季《行尸走肉》我都有买一套COSTCO末日求生套装的欲望。
三是美国人向来很重视野外求生技能。童子军的一个项目就是要让孩子获得必要的野外求生经验。父亲尤其会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求生技能。比如我家老公就会教孩子怎么打绳结,怎么搭帐篷,怎么划船等等技能。加上美国人非常喜欢户外运动,背包徒步,钓鱼,野营,游艇等等都需要各种装备,很多和紧急物资是重合的。比如我家因为喜欢野营就攒了不少可以在无电无水的情况下使用的东西。想想野营用得上就不觉得浪费了。
再加上美国人的平均住房面积很大,买了总能装得下。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平时也不可能天天买菜,每买一次菜量都非常大。同时天灾人祸政府都要通知民众准备2周的食品和水,所以这已经是美国人的标准动作,绝对不是这次疫情才恐慌抢购的。
这篇我先讲讲紧急食品的选购吧。能够符合长期储存的紧急食品基本就是两大类:罐头和脱水食品。脱水食品的好处就是轻,加点水加热就可以吃了,特别适合长期徒步在山上“千里走单骑”的背包客用。坏处就是太难吃了。所以我不推荐作为家庭的紧急食品。
真正最好的紧急食品应该符合这几个条件:不需要加水,不需要冷藏,不需要煮,高热卡。美国有很专业的比较昂贵的“紧急食品”套装,我觉得没有必要,买普通罐头就好了。有兴趣的可以上这个网站是看看稀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