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蕴含着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直到如今人们也流传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语。中华文化五千年来,流传着许许多多的谚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口口相传到如今,许许多多的智慧都包含在了这其中,即便许多话语听起来十分的粗鄙,但往往都蕴含着老祖宗的大智慧。
以前在农村居住的时候,经常听到村子里的老人常说这么一句话,叫做“春不捡鸡,冬不捡兔”,其中的意思就是,春天在路上看到死鸡或者是冬天在野外看到死的兔子,都是不能带回家的。这两样都是人们常见的食物,并且在那时候,家里穷,如果遇到人们是都会带回家的,那么为什么在春天和冬天有着特别的意思呢?直到如今我才明白。
在农村,春天最活跃的就是老鼠,而老百姓们为了能够减少老鼠的数量或者是将老鼠赶尽杀绝,那么就会在犄角旮旯放置老鼠药。然而,家里所养的鸡都是散养的,如果吃到这些拌着老鼠药的食物,那么就会一命呜呼,这也就是春天有时能够看到死鸡的缘故。
而这些老鼠药在鸡的身体里还会有残留,如果被人们吃到肚子里,那么和吃老鼠药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十分的危险,因此这就是春不捡鸡的意思,那么冬不捡兔呢?
兔子一般在冬天都是不会出现在外面的,一般都是抱团待在洞中取暖,并且他们的身上有着厚厚的皮毛,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被冻死。所以,在郊外如果看到冻死的兔子,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自身有疾病的,而这些有疾病的兔子对人类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这也就是“春不捡鸡,冬不捡兔”的由来,然而在这表面意思下还有这精神上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生而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到达都会面对着许许多多的诱惑,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就头脑一热冲了上去,这也迟早都会让自己身陷囹圄,我们要看到利益的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也才能进退自如,还能从中获取到该有的好处。
这也就是俗话中“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的道理,老祖宗从许多年前就明白的道理,如今我们更是要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