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初期,我们并肩作战勇敢面对病毒,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家小家,医生、护士争分夺秒与死神抢夺生命,军人、志愿者在一线阵地保证物品供给,社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维持小区秩序,普通民众静待家中默默支持“抗疫”......如今,在人们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生活、工作、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唯有不断地成长、蜕变、坚强才能适应当前的生活。每个人在此时都需要一剂强劲的安定剂,能够让自己的心态快速转变,于是优酷独家制作出品的首部聚焦“后疫情时代”的纪录片《冬去春归》第二季《原地生长》带着使命前来,8月10日正式在优酷开播。
作为“冬去春归”IP的延展,《冬去春归》第二季《原地生长》将从学校复学、城市生活、医疗体系、市政举措四个角度切入,记录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如何积极面对今日的挑战。第一期视角将从未来的希望——学生展开,按照一部电影的篇幅和容量,展现“后疫情时代”的80后、90后、00后、10后四组年轻群体的状态,感受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以及继续追寻梦想的坚持。
为早日复学翘首以盼的小学生旦旦
随着武汉各行各业逐步恢复,家里的孩子迎来了挑战,家长们陆续回归岗位,只剩下孩子自己呆在家里,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出现一些烦恼。
八岁的旦旦父母就都复工了,他最大的烦恼就是没有了家长的约束,疫情期间妈妈陪着他上网课、玩游戏、锻炼身体,但现在自己在家就没法自律,不是玩游戏就是出去打球,最后连日常的作业都无法完成。面对妈妈失望的眼神旦旦也很无措,他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却无法管住自己,开始期盼能够早日复学,回到学习的氛围“因为我每一次去学校的时候,都会想比昨天更好”。而父亲为了自己的妻子不再伤心,去买了一个摄像头,想要通过科技来改善此时的家庭整体氛围。
除此之外,就是孩子在家的孤独感,旦旦家还好起码是兄弟俩,但那些独自在家的孩子,父母去上班他们就完全没有玩伴了。再加上小孩子的社交本就十分局限,特殊时期没法去朋友家玩,无法跟好友取得联络,只能等待早日开学。
为理想院校不断努力的高三艺术生王科珺
作为“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一代,年的高考生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艺术生面临的冲击更大,校考的院校大规模减少的同时,孩子们的学习也无法安稳进行。
在疫情之前,艺术生王科珺原本在杭州求学,经历疫情爆发他们无法返回武汉,几个学生在外地独自生活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还记挂着自己的家人,每日都要电话报平安,在这样的氛围下备考的压力也增加了不少。
武汉解封后王科珺回到家里,随着开学继续备考,每天带着口罩上课参加周考月考,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考上理想院校。终于7月份高考迎来,在学生、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届高考生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
为网络教育持续发力的钉钉产品经理方氪
说到疫情期间最忙碌的工作人员,一定有程序员的一席之际,各大院校的师生从课堂转到线上,网络教育越发普遍起来。
方氪,作为钉钉网络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一直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走访学校老师,询问他们的相关需求,让老师能通过更简单的方法教孩子,让孩子们也不会因为疫情而落下功课。同时,他还带着无限的期许,希望未来的网络教育能够更加完善“教育之所以没办法更普惠的原因就是老师、教育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但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把稀缺的资源变得大众,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尤其是平时接触不到好老师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好的教育。”
在“后疫情时代”,孩子们作为未来的希望,无疑是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