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前景 >> 正文 >> 正文

深山里的六口之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被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1/3

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承受不住生活压力,渴望追求慢节奏的生活。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著作《桃花源记》正是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在一片桃花林的最深处藏着一些人家,男女老少自给自足,过着简单淳朴的生活,不问世事,怡然自乐。

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的视频在网上发布后,极受网友欢迎。李子柒的视频唯美清新,仿佛一场视觉盛宴。李子柒所做的美食食材均由自己亲手种植,不仅如此她还会染布绣花烧酒,仿佛网红界的一股清流。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李子柒营造的世外桃源,远离尘嚣的生活令人神往。

而在中国云南,却有这么一户人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这户人家被人们偶然发现时,他们甚至不知今年何年何月,连户口都没有。

山间“隐士”

云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旅游胜地,整体地势偏高,属于高原地区。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地方未被人们踏足,等待人们去发现。

在云南省安宁市与玉溪市交界处,有一片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往往存活着古老的植物动物,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也会有人居住生存。

云南某大学的志愿者们在开展野外公益活动的时候迷路闯进了这片原始森林,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片森林上竟有人的足迹,于是他们顺着足迹找到了一个破旧的木房子。木房子的女主人惊讶地看着这些“外来客人”,但还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女主人用自己种植的蔬菜和豢养的家禽为志愿者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志愿者们询问了女主人的生活才知道,女主人名叫潘志仙,与丈夫结婚后,因贫穷买不起田地耕种,两口便跑到了这片森林中居住,开垦土地,自给自足。但来到森林不久后丈夫溺水逝世,留下了柔弱的女人和五个年幼的孩子。

“为母则刚”,潘志仙只好独自扛起照顾五个孩子的重担,每日天不亮起来喂鸡,种田,还要给孩子们做早饭。多年的劳累使她疾病缠身,孩子们长大后渐渐能分担起家务,但潘志仙仍然没有选择离开这片森林,即使自己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

怡然自乐的生活

潘志仙一家远离世俗尘嚣,身上仍然保留着最淳朴善良的品德。

几个孩子见到生人时虽然有些胆怯,但明亮的眼神里流露着喜悦。孩子们在山里从来没有上过学,认识的字都是潘志仙教他们的。男孩子帮助母亲种地干活,女孩子们喂养家禽,做完所有的农活后,他们就在这片森林追逐嬉戏。

森林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是他们的朋友,孩子们常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使得他们身上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纯真快乐。

孩子们所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木房子里也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他们所居住的木屋由简单的木板和泥土砌成,屋顶上的木板已经被雨水腐蚀。

孩子们没有了解过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什么欲望,对现在的生活也感到满足。潘志仙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体一日比一日差,但她很喜欢这种简朴的生活。即便贫寒,物资匮乏,但只要能与亲人在一起快乐无忧地生活着,生活贫穷也会感到幸福。

志愿者们询问起潘志仙的身体情况,按照潘志仙家的家庭状况,国家应当给予补贴,但一问才知道原来潘志仙一家竟然都没有落过户籍。因为他们从未出过森林,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外面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户人家真的好像与世隔绝一般,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安静度日。

志愿者建议潘志仙带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给自己和孩子们上个户口,这样潘志仙就可以接受先进的医学治疗,她的身体会渐渐好转。孩子们即使会写字认字,也应该接受系统的教育学习,况且他们以后也要结婚成家。

齐心协力,重回外界

志愿者们联系了当地的政府,云南政府得知这户隐居人家的存在后,便派人修建了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潘志仙一家能够便捷地来到外界,感受外界的生活。

公安部门也为这一家人落了户口,并为潘志仙办理了医疗保险,医院检查身体接受治疗。

在政府的宣传下,许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为这家人送去了衣物,食物,金钱,希望他们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安家,这样也方便孩子们上学读书。

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潘志仙羞涩而诚挚地向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潘志仙的身体已经比志愿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康复了许多,孩子们的脸颊变得红润,身上穿着好心人捐赠的新衣,他们十分喜悦。

不知这家人在接触外界后,是否会被纷扰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的淳朴善良却是许多人已经失去的宝贵品质。

结语

人们一天天地过着忙碌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潘志仙一家的事迹被报道后,许多人非常羡慕这种隐士生活,甚至觉得他们不应该回到现实社会。

但他们真的能在没有任何电子设备,断绝外界通讯的情况下生活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们很难再返璞归真,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他们所向往的隐士生活只是偶尔去亲自接触大自然,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潘志仙一家虽然过着贫苦的生活,但他们从未抱怨生活,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笑容。懂得知足,方能长乐。而许多一生沉浸金钱追求名利的人,他们的欲望太多,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放下这些欲望,去追求平淡的日子,懂得感恩,幸福便近在咫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