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用途及特点:
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具,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蒙古包"。
它不仅具有防潮、御寒、防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旅游者野外宿营的居所和就餐的餐厅。
"蒙古包",蒙语叫"浩特",是圆形穹庐式顶毡帐幕结构建筑的总称。这种帐篷一般高约10米,直径约3米左右。内部有木柱支撑着网状的支架,用羊毛绳或驼毛绳将一个个圆形毡帐串联起来成为一顶大帐篷。外面再罩上布帘子以挡风沙和蚊虫叮咬,"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形象便出现在这些美丽的图案之中了。
牧民的住房一般都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舍或低矮的小土屋。他们住的房子冬暖夏凉,既便于放牧也便于居住和炊事活动。
在草原上人们还常常把牛栏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小房子-"哈那"。这种小房子的外形很像一座座小碉堡似的建筑群,里面可以住人也可以存放物品。
哈那是蒙古族传统的住宅形式之一,哈那是一种半地穴式建筑;它的屋顶为圆锥形;墙壁由三合土的泥坯砌成;门窗开在侧面;室内地面铺的是木板;墙上有天窗;门楣上用铁皮做成的装饰品叫做苏勒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