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明代的传奇人物。虽然称他为心学大师,但并不是想象中一个不求实务,只顾思考真理的一个长者形象,相反,他的一生戎马,战绩斐然。在成为心学大师之前,他更被人称道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可惜他的仕途并没有因为他出色的军事才能而平步青云,更多的是遭人嫉妒,起起伏伏。尽管他更被后人追捧的是他思想家的身份,但是那也是和他戎马生涯,跌宕起伏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王阳明有个特点,他特别善于观察和思考。曾经他也曾对宋朝的朱熹非常敬佩,也希望用朱熹提出来的“格物致知”来悟道,也就是在自然界中寻求真理。可没想到他在野外竹林的一次尝试却让他大病一场。病好之后他开始怀疑朱熹的观点,但是并不是一味地批判,王阳明希望用自己的方法来寻得真理。终于,在一次和随从去龙场的过程中参悟了悟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缘由这次去龙场的过程中,他的随从对于自然界的恶劣条件不能适应,纷纷病倒,而本来应该被关照的王阳明却不得已要照顾起他们来,不但要医治身体上的病,还要医治他们的心病,因为人在病中会更加地思念家乡而让病情加重。独自面对困境的王阳明在一个夜晚好像被一个念头砸中,让他有了幡然醒悟的感觉。原文的表述是“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说明他参悟的真理就是自己的心中要有支撑自己的理据就不用求于外人。这就是所谓的“心即理”,也就是天理在每个人的心中,按照自己心中的真理行事,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去除杂念和私心。而此后的王阳明致力于兴师办学,他认为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就能得到更多的真理,也就让人脱离了野蛮和恶念,也就是治疗人心。也就是“致良知”。心学智慧王阳明全书畅销经典正版精选¥52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