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上学就是没事找事,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生活压力,怎么可能会抑郁?
其实,青少年抑郁非常常见。
年3月29日,一位妈妈前来求助说:
孩子13岁,上初一了,中度抑郁,有焦虑症状,已经2周没有去上学了,我们非常焦虑!
专家部接到案例后,由专家老师易老师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详细情况:
孩子上五年级时,转回老家上学,有一次班级打扫卫生时被一个女生用拖把打了,孩子当时没给家长说,情绪一直在心中压抑,积累,时间一长,孩子逐渐出现了自残现象。
孩子把自残的照片发给了好朋友,表示自己很压抑、很累,没人能理解自己。
3月15日孩子不去上学了。
妈妈给孩子定了火车票,孩子独自坐火车到北京父母的身边,期间主动让妈妈带自己看了心理医生,孩子跟医生说心里感到压抑,医院测评后确诊中度抑郁。
专家部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立刻召开专家研讨会,分析研讨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成长史和父母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信息,为该家庭制定出了详细的一对一指导方案。
4月10日,指导12天后:
孩子告诉妈妈决定去上学了,妈妈表示这是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妈妈很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4月13日,指导15天后:
孩子顺利返校!
4月15日,指导17天后:
孩子主动邀请同学来家里玩,还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状态很好,妈妈很感谢。
4月18日,指导20天后:
孩子考试排名进步,作业在学校就全部完成了,还积极参加班级的英语朗读。
4月22日,指导24天后:
孩子按时上学,主动上一对一辅导课程,五一计划和哥哥们一起参加动漫展!
5月8日,指导40天后:
孩子主动参加了培训班组织的野外写生,玩得很开心,还主动要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江西景德镇研学。
5月16日,指导48天后:
孩子出发研学,还和同学准备了表演,开心的不得了,班级合照笑的非常灿烂。
妈妈表示孩子能有今天的状态,非常欣慰,非常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
青少年在出现问题之后,家长尤其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论断,而是尝试去理解并解决问题的根源。
如果真的确诊为抑郁,需要及时给予系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