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用文本的方式打开月升王国,这才是韦斯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4/12/28
《月升王国》很多人把韦斯·安德森视为天才,他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电影语言,并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当然,也有人认为他的电影不过是用小聪明冒充艺术,其实毫无内涵。究其原因在于韦斯·安德森独特的艺术风格,常常使观众忽略故事的本身,而鲜艳夺目的画面往往让我们心驰神往。韦斯·安德森不过今天我们想要掠过韦斯·安德森的视觉风格,通过年的电影作品《月升王国》来探讨一下剧本是怎样为他的故事搭建舞台的。《月升王国》的故事在韦斯·安德森众多鲜明独特的影片中是最符合他影像风格的典范,影片使用的丰富色彩和童话书般的呈现方式,创造出了一个与主角苏西随身携带的幻想小说相似的世界。而故事也围绕着这本小说讲起,年的夏天,苏西和山姆两个12岁的孩子相恋、秘密订婚然后私奔到一个海岛上,整个海岛小镇都因此动员起来。苏西和山姆原版英文剧本通过《月升王国》导演编辑英文原版剧本,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非同寻常的特点。首先在每个场景的标题里,韦斯·安德森和联合作者罗曼·科波拉,选择使用了第二个句号,而不是英文剧本中传统的短划线。英文剧本中通常用句号和短划线表示场景信息(右),而《月升王国》自第1幕就使用了两个句号表示(左)每当信息是与故事世界相关,但在剧本里又不是非常明显的时候,就会使用括号加注,甚至有些地方会特别详细地提到了机位移动。《月升王国》剧本第12页第5幕,标注内容:这是全岛唯一一辆汽车旁白或解说员直接讲出来,插入镜头会被标注,分屏画面也会标出,其他镜头里的视觉效果都会含蓄的被前景和背景的元素提及了。《月升王国》剧本第4页第2幕,标注①:镜头切入;标注②:他对着镜头说话最后,许多韦斯·安德森出名的视觉效果细节也能从剧本中找到,比如详细的装饰品、物件的拜访和服装细节等等。不过除了给读者勾勒出一幅画面,这些文本细节能给叙事增添些什么呢?《月升王国》导演编辑英文原版剧本封面细节创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从帐篷的内衬,到公告栏上海报的颜色,剧本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细节描述,但最有趣的是对角色生活上的描写。影片中,每个角色登场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意味着他们在被圈入故事之前,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主要角色,小角色们也是如此,例如总机接线员贝基。正在吃三明治的贝基在剧本中,贝基登场时被这样写道:一位把头发梳成圆鬓的年轻女性,坐在接线台前,正在吃着蜡纸包裹的三明治。她是贝基。(翻译自《月升王国》导演编辑英文原版剧本第14页)看到这一段,我们会疑惑为什么剧本中要写贝基在吃三明治呢?其实除了让她与食物联系起来,在这段场景里的结尾处食物也再次被提及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贝基拿出一盒家庭自制的巧克力薄饼,夏普警长拒绝了,童子军教官沃德尝了一个,他看起完全着迷了。(翻译自《月升王国》导演编辑英文原版剧本第17页)童子军教官沃德吃下了贝基给的巧克力薄贝基完全可以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接线员,然而却被赋予了这些细微的瞬间,浅浅的暗示了她在故事功能以外的生活。这些分享食物的时刻,甚至开始了一段她和童子军教官沃德的爱情故事。贝基和教官沃德与童子军们这些内容是微小的,但所有细节的累积,让这个世界丰满起来,变得更令人信服。仿佛所有人都生活在里面的,像是影片开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而结束后也会继续存在一样。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它让观众觉得角色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中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会有间接后果。这些细节还能帮助观众去熟悉影片的设定,就如剧作家威廉·戈德曼在其著作《银幕春秋》中写道:“每部电影都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真实世界,而这个世界的规则一旦确定下来,如果再打破它就可能让整部影片有支离破碎的风险。”《月升王国》集体照设立一个背景舞台上述内容向我们解释了故事设立背景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月升王国》剧本前17页的内容。就像电影成片中展现的那样,解说员带观众游览了整座小岛,预告了即将来临的风暴,为故事设置了时间线。《月升王国》开头部分中解说员像导游一样向观众解释故事发生的信息我们见到了童子军以及他们在搜索山姆时带着危险的武器,并展示出他们有潜在的暴力倾向。直到苏西和山姆在野外相遇时,观众已经了解了角色们的阵容、世界的范围以及迫近的威胁。带着危险武器的童子军当苏西和山姆遇到童子军的时候,角色意识到危机到临,这也是设立故事世界规则的主要方法。他们的打斗中有人受伤,苏西捅伤了其中的一个童子军,还有小狗被杀死了。狗的死亡不仅会激起观众的内心,还让这个故事世界增加了风险。打斗后的镜头如果电影能出现狗去世的场景,那么就撤掉了一层安全感,导演韦斯·安德森很清楚《月升王国》的这一属性。“我和罗曼一直讨论到底我们的电影里可以有角色死去吗?大家能不能接受会有人死去呢?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可以有人去世的作品。”——韦斯·安德森(《月升王国》幕后制作特辑)韦斯·安德森强调这一点是特别为了电影的最后一幕而服务。在最后的片段中,风暴来临,当苏西和山姆爬上屋顶试图逃跑,那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危险感。因为两人愿意为爱牺牲,只有观众觉得他们真的有可能会死去的时候才具有震撼力。电影结尾处,苏西和山姆爬上屋顶逃跑上述的效果展示出了给故事里设置“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能发生”的边界有多么重要。而《月升王国》的世界又是怎样展现给观众的呢?一言蔽之,就是风格。《月升王国》为故事服务的风格在《导演指导笔记》中写道:“风格的各种元素最好与意图、目的和意义一同运用,而非独立存在,不能为了风格而风格。”关于韦斯·安德森的风格元素已经有过很多的讨论,如对称构图、丰富精准的配色等等,但这些元素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才真正耐人寻味。《月升王国》幕后制作特辑中的场景草图和拍摄现场大多数电影想让叙事悄无声息,让观众忘记自己正在看电影,通常使用常规的电影语言,并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韦斯·安德森恰恰相反,从解说员给观众解说并与镜头互动,到苏西的书告诉观众们故事进行到哪儿了,《月升王国》的风格不断的提醒观众他们正在看电影。也许最有距离感的是对话的风格,但角色们非常直接,有时甚至到了粗糙的地步。苏西正在念自己的故事书于是,《月升王国》的对白舍弃了真实感以追求其他的效果,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对白让观众能够直接了解角色的所思所感,产生一种联系。但另一方面,如此平淡的台词用如此缺乏感情的方式演绎出来,几乎无法传达任何的情绪,造成一种距离感。这两者结合又制造了一种不协调性,观众面临的是丰沛的情感,却又隔着一段距离无法完全沉入其中。《月升王国》中的对话简单直接与其直接把内在的意义传递给观众,而是要观众去主动地参与和分辨角色的情感生活。这种布莱希特式的叙事手法,让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更像是思维训练,而不是逃避现实的娱乐。但也正因如此,他的风格尤其合适《月升王国》这样的故事和主题,因为主角苏西和山姆也在试图理解他们的世界,他们都是懵懂的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另一半,和令自己快乐的地方,可所有人都想把他们拆散。《月升王国》故事的呈现方式模拟了童年的纯真无暇,与成年之后构筑的情感壁垒相碰撞,与此同时讲述了两个孩子正经历着这个令人沮丧的转变阶段。在《月升王国》里,苏西和山姆宣布归为己有的沙滩被风暴吞没了,这隐喻着他们童年的结束。一段有着强烈情感与纯真的岁月,为了成长必须被摧毁。不过这部影片通过故事内容和叙事的方式,简言意骇的重现了这种苦乐参半的过渡时期,它是一件艺术品,让我们能够随时回到“月升王国”之中。《月升王国》结尾镜头移向画架上萨姆画的那幅画,这是3.25英里潮汐汊道的水彩风景画。海滩上支着帐篷,晾衣绳上挂着萨姆和苏西的衣服,水边沙地上用贝壳摆出几个大字:月升王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