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经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游戏背景
要是操场上有个小房子就好了,可以休息一会儿!
周六我就去公园搭帐篷了,还睡了一个舒服觉!
我也搭过帐篷。
用其它东西也能搭房子,我现在就想搭。
几个小伙伴立即呼应起来,游戏就这样开始了!传统的建构游戏一般在室内开展,以教师提供的积木或积塑作为搭建的材料,搭建模拟的玩具型房屋。而今天孩子们将视线转向室外,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求材料搭建房子,并主动开展游戏。
过程实录
第一阶段:怎样建房子
在此阶段孩子们通过寻找搭建围墙的材料,解决了用什么搭房子、搭多大房子的问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提供充分试误探究时间、有目的地肯定并支持幼儿。
开始搭房子喽!首先要选材料,孩子们先后尝试了木棍、绳子、塑料玩具、塑料袋、轮胎等材料,并在反复尝试之后,最终选择了轮胎。
在辰辰的指挥下,大家把轮胎垒成了四摞。哈哈!轮胎变成了又粗又大的围墙柱子。
房子的围墙终于修好了!帆帆推了推轮胎墙说:“我看看结实吗?”结果发现,有一摞轮胎墙是不牢固的。那怎么办?他们发现,想要变牢固,就要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
房子的围墙终于修好了!我推了推轮胎墙说:“还挺结实的。”
第二阶段:如何建房顶?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确定了用什么做房顶材料,并解决了测量房顶要多大,如何将大塑料袋拼接成房顶,将房顶固定在轮胎上。在发现塑料房顶不合适时,接下来将一起商讨如何固定房顶。
下面该搭建房顶了!
孩子们发现了有较大的垃圾袋,需要几个才可以呢?想个办法量一量......俊俊拿着一个垃圾袋边看边说:“一个肯定不行。”辰辰说:“至少要几个吧,我量一量。”说着走进去用手量,用脚量。
凯凯表示:“这种方法也太不准确了吧,得用尺子量。”眼睛转了转说:“我知道哪儿有。”不一会他拿着软尺跑回来了。
辰辰拉开卷尺他们发现两边的数字不一样。凯凯说,我知道,这个就是1米,就是1米1,就是1米2,最后一起努力,量出长度为3米。
睿睿又开始量垃圾袋的长度,1个垃圾袋的长度为,就是1米,就需要3个垃圾袋粘在一起。
孩子们通过观察、猜想、推理、验证测量工具,有了实践认知,更在摸索中学会运用测量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下一步,要将塑料袋拼接在一起。他们分别尝试用胶棒、双面胶、胶带,最后发现敞口的袋子一边用双面胶会更好,两个袋子的连接处用胶带更好。
接着将房顶的袋子拼粘好后,就是将塑料布粘贴在轮胎上。他们尝试用胶棒、双面胶粘,发现只要稍稍一碰,胶棒和轮双面胶粘合的位置就会松开。讨论过后决定用胶带来粘房顶。
粘好黑色房顶之后,辰辰决定钻进小房子试试,发现问题:只是单薄的一层塑料袋,不管怎么粘,总有缝隙,遇到雨水或是大风,就会刮烂的,而且这个房顶让里面的人觉得有些闷热,针对出现的问题,他们将会怎么做?......
第三阶段:房顶不牢固怎么办?
在此阶段孩子们发现屋顶不结实,重新打造新房顶、使房顶变得结实又美观,教师通过提出质疑,引导幼儿如何加装房梁、利用具体问题引发观察、鼓励赞美的方式支持幼儿游戏。
一起想一想房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用什么做房顶,才会更牢固,他们说,老家的房顶有些木头支撑,叫屋梁,我觉得我们的房子,可以加个屋梁。
他们还发现了,废旧物品回收处还有几个纸箱,一起放上试试,细心的小丫还发现,系个扣还会使房顶的架子更牢固和安全。
他们迫不及待的进去体验一番,比刚才那个“黑色”的房顶好多了...
凡凡发现了迷彩网,他说:“放到我们的房顶上会怎样”?于是众人将迷彩网放到了黑色的塑料袋上面,放好后,辰辰问钻进去的小伙伴们:“这次感觉怎么样?”“不热啦!”多加了几层,更结实,好看了。关键是将黑色的房顶压下去,既挡雨又好看。
他们对房子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房子会有新变化,做个空调,还是开个天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此次探究游戏,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孩子一连串的游戏行为使我认识到:教育是引领、是唤醒、是激活、是追随,教师的引领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我们应该相信幼儿有主动探究的能力,给予幼儿主动探究的机会,发现支持幼儿探究的行为,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观察、思考、探究、判断、表达的过程中探索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这便是教师对幼儿理性的爱与智慧的启迪。
我们房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敬请期待......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