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发展 >> 正文 >> 正文

70多年感动无数乡民博兴一家四代甘做烈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9/25
在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河西村,有一座建于年的烈士塔,塔高5层,呈八角形。这座烈士塔是为了纪念陈户战役和冯高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周边村民自发捐款捐物所建。这座烈士纪念塔,也见证了守塔人祖孙四代的无悔守护。河西村村民王侦祥、王玉顺、王建亮、王宏成祖孙四代人默默守塔,感动了无数乡民。这座纪念塔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烈士纪念塔的第一代守塔人是王侦祥。这座烈士纪念塔建好后,并没有专人看护,为了维护这座纪念塔,当年五十多岁的王侦祥便主动请求去守塔。王侦祥这一守便是近二十年的春秋,直到去世前,他一直住在纪念塔旁边搭建的小房子里。王侦祥去世后,儿子王玉顺为了让父亲安心地走,和媳妇高俊兰搬到了纪念塔旁边的小屋子里,代替父亲继续守护着这座纪念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王玉顺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建亮和妻子尹佐兰又接过父亲的担子,开始了守塔的生活。王建亮说,这座塔不能没有人看护,这座塔是老百姓的一片心。岁月无情,人间有爱。近七十年的时间里,烈士塔虽几经修缮,但附属设施破损严重,已经无法满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年7月份,陈户镇投资万元,启动了烈士纪念塔修缮保护工程。年,陈户镇完成了纪念塔修缮保护工程,建成了陈户烈士纪念园,现在的守塔人是王建亮和妻子尹佐兰,他们的儿子也经常过来帮忙,守护烈士塔成了他们的共同坚守。烈士塔纪念碑显示,冯高战役和陈户战役分别发生在年12月和年5月,前者殉国指战员十余人,后者更为惨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了关于陈户战役的描写:年5月21日,五千日军以陈户店金寨为合围中心,把博兴抗日军围到野外进行了血腥屠杀,当时的独立营和地方武装为了保卫村民的生命,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直到用尽最后一颗子弹。尹佐兰告诉记者:“听爷爷说,那天正是陈户大集,结果被日本人包围了,那场战争可惨了,村子后面的那条河都被染成了血色。”尹佐兰说,“从爷爷那时候看守烈士塔开始,到我这里是第三代了,我在这里我觉得是很骄傲,有这么一个沉甸甸的托付。爷爷临走时对我公公说,要好好看护烈士塔,我公公王玉顺去世五年了。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别在乎钱多少,就一直看着烈士塔,一定要看下去。这是我们对烈士的一种尊敬。”据了解,陈户镇自年开始,每年给守塔人一点补贴和一吨煤。记者了解到,新规划的烈士园,在烈士纪念塔修缮的基础上,新增革命历史展览馆、国防教育基地、牌坊、广场等纪念设施,同时新建了看护房,尹佐兰告诉记者说,“陈户烈士纪念园自年9月份开馆,每天都有游客游览,收拾一下环境打扫一下卫生,晚上睡在这看护着,不能让这儿的设施受到损坏,比起这些烈士来我们做的又算什么呢。”尹佐兰表示,她们还会一直照看烈士塔,也会要求自己的儿子王宏成把这个坚守继续下去,让一代代后来人都了解曾经在博兴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壮烈往事,记住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王宏成是王建亮的儿子,今年28岁,在博兴一家钢板厂工作,王宏成从小跟着爷爷王玉顺守护烈士塔。近几年,塔里的电路维修和保养工作都是他来完成,只要是工作不忙,下班以后他都会到烈士塔帮忙。王宏成说,父母年龄大了,以后要接力烈士塔的守护任务,做第四代守塔人,继续守护烈士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菲李梦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