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是一种味道厚重的食物,它入口辛辣,气味浓重,宜蔬宜药,可果可汤。
姜是调味四君子之一,非常适合烹制肉类食材,尤其是在烹饪鱼类时,加姜既能缓和鱼类的寒性,又能解腥味。即便姜宜蔬宜药,可果可汤,能耐很大,但很多人吃菜时还是会拼了命地甩掉一切肉眼可见的姜,无论是什么存在形式:姜块、姜丝儿、姜末......
“不撤姜食,不多食”,春秋时期的孔子喜欢吃姜,几乎每顿饭都要吃姜,而且会控制好食姜的量,不多吃。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行旅途中必带的一样东西就是姜,他每天早上都有嚼食生姜的习惯。
野外露宿,湿气侵入,容易感染风寒,姜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精力充沛。姜肉与姜皮的性味功效并不相同,姜肉性温,可发表健脾、止呕解毒;姜皮性凉,能够行水、消肿,因而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日本人也很喜欢吃姜,在日本料理店有一种叫作“泡姜”的小食,中文叫“糖醋腌子姜”,颜色粉红,口感微甜。
白萝卜性偏凉,有很强的行气作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冬天天气寒冷,大家喜欢吃火锅、喝热酒来取暖,而这样容易造成积食,冬天吃萝卜可以消食健胃。
生姜性温,而夏天人们贪凉喜欢吃生冷的东西,身体容易受凉,吃姜可以温煦阳气,祛除夏季贪凉受的寒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
在中国,无论是中餐的哪个菜系都离不开姜,或借它的辛辣,或借它的香气,少了姜,很难成菜。
姜在中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根据菜肴口味的不同,所使用的姜的种类也不同。
老姜老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最多的姜,又叫生姜、百辣云,有辛辣芳香的味道,是最常见的调味食材。
怀姜怀姜也叫“博爱姜”、“清化姜”,是姜中的佼佼者。
沙姜沙姜又称山奈、三奈、山辣,可以鲜食,也可以晒干后食用。
南姜南姜又叫“芦苇姜”,起源于东南亚地区,我国云贵、潮汕地区也有种植。南姜颜色较深,状似树根,质地坚实。气味有些独特,辣中带甜,也是制作东南亚菜不可或缺的食材。
橄榄糁是潮汕地区的一款特色小吃,即用南姜末和青橄榄腌制成的。
仔姜也叫嫩姜,颜色淡黄,肉质细嫩,口感清脆,辛辣感较弱,多了几分甜味,比较适合腌制泡菜、酱菜。
▕姜类美味▕
『腌制姜片』『姜茶』『姜糖』『姜糕』姜糕是蓬溪地区的特色美食,以糯米、麻油、姜汁制作而成,油而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曾作为贡品进贡。
『姜撞奶』姜撞奶是广东地区最负盛名的美食之一,也叫“姜汁奶”,有百年多的历史。姜撞奶形似豆腐花,入口香甜爽滑。
▕姜皮▕
一般炒菜为了发挥姜的整体功效,不刮掉姜皮,而在做凉菜时则需要姜来调和寒性,就需要将姜去皮。
用姜治疗风寒感冒,也最好去皮,姜皮性凉能止汗,不利于解表发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