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发展 >> 正文 >> 正文

孙立人墓地棺椁摆地面,死前立嘱不葬大陆,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2/11/20

抗日战争时,西南联大迁往云南,当时外文系有这样一句话:“文写叶公超,武写孙立人。”

叶公超先生是联大外文系的名片,而孙立人同出自西南联大前身之一——清华大学,不仅在不远处的缅甸战场一边率领陆战队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同时为了保证缅甸侨胞们重建家园,一边在当地建造很多华夏学校,于是有了后半句。

叶公超

征战缅甸使他一战成名,孙立人的军事天赋也在后来的战役中屡屡体现。

英国首相赋予他帝国勋章,并赞他为“东方隆美尔”。与之相随的,是他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孙立人

缅甸远征一战成名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裏欢腾骄红颜。国史明标 功,中华从此号长雄,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缅甸的野外,战火纷飞,一具具鲜活的身体都在瞬间化为不成形的尸体。这首孙立人将军写的战歌从赴缅前到开战后,已经从他率领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 军传唱到整个远征军。

远征军

幸存者们在一位大学生译电员的带领下,将这首歌高声传到了全国各地,“很多知识青年都是因为听了这首战歌而投笔从戎、加入抗战队伍的!”

成排油罐的爆炸把天空糊了一层厚厚的烟,刺刀相撞清脆的声音不绝如缕,子弹无情穿过一具具肉体......但在缅甸这座英雄之城的上方,这首歌从未间断。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匈奴不顾身。”

最终,孙立人将军两次协同美国盟军指挥部下,击毙了日军3.3万余人,击伤7.5万余人,缴获日军座大炮,67驾战车,余辆汽车。这样的战损在抗战史里成为不可抹掉的一笔,“东方隆美尔”的赞誉紧随其后。

孙立人

回归台湾成为阶下囚徒

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里,功高盖世、功高震主看似好词,重在“功”,实则重点在“盖世”“震主”。

这个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在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接受过西式现代化军事训练,游历过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军事力量的人才,不懂得中国官场隐晦黑暗的规则,初露锋芒便刺伤了权力 者——蒋介石。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政府的统治在国内受到最严峻的挑战,连昔日最亲密的盟友美国也直接弃蒋,取消一切援助。

蒋介石

在这颓势几成定局之际,孙立人向盟军 建议,如果要确保西太平洋、东南亚等地方的安全,应该以台湾海南为据点,巩固日韩的防卫线,以防止中共力量对外扩张。台湾不值得担忧,海南需要坐镇军事力量。

问:“派谁合适?”孙立人说:“台湾高级将领孙连仲最合适。” 直接派了两人拿着信找孙连仲将军,让孙连仲措手不及。孙连仲认为此事重大,应该报备蒋介石,但想到蒋介石善猜忌, 将这件事隐瞒下来。

这一操作完全忽视了中国官场的现实情况。而当时台湾的现状是,在台的“国军”除了孙立人部下的军队为精锐外,其他的绝大部分,军心和军纪都处于涣散状态。

后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美国国务院指导下前往台北和陈诚接洽,提出援台条件:保证台湾人民的生活,让他们参政议政,并阻止大陆难民进入台湾。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大使对陈诚的能力开始迟疑。于是建议让孙立人代替陈诚的位置。美国大使在电文指出:“孙氏经验,或有未足,但其他条件,却甚相合。”

对于这个建议,曾经担任孙立人参谋的于汉经回忆称,美国驻南京的少校到台北秘密会见过孙立人。在离去时,这个少校说他是我们 的一个希望,但他坚持效忠于蒋介石,效忠国家。

陈诚

孙立人做事有着职业军人的风范,不仅对蒋介石忠心,而且将美国的意图通过陈诚转达给了蒋介石。

虽然孙立人向蒋介石表达了忠诚,但这触犯了深谙权术的蒋介石。美国看中孙立人,让蒋介石极为忌惮。虽然往日孙立人的军队纪律严明,战绩丰富,并避开了大陆攻来的大炮,保住了金门,稳定了蒋介石的政权。

接下来,在、年美国考察团到台北考察之际,多次流露出对孙立人的欣赏之情。这完全触犯了蒋介石。

蒋介石

经考证,在这段时间的蒋介石日记里,多次提到孙立人“狂妄自大”“政治糊涂”而提到“孙立人要兵变”的话,都“经儿(蒋经国)来说”。

不知道已经深陷政治漩涡中心的孙立人仍在练兵,一心想反攻大陆。在一九五一年晋升上将之际,妻子张晶英给他的军服领章配三颗星,他却只要配两颗,说 一颗要等反攻大陆后配上。政治的暴风雨很来了。

一九五五年,蒋经国麾下国防部、政工组织精心炮制了一出郭延亮案,将孙立人软禁在官邸。孙立人提出搬离官邸,终于在一处农舍落脚。这一被监视软禁长达33年。

孙立人与张晶英

死前立嘱:不葬大陆,棺不入土

年,李登辉取消了对孙立人的监视。两年后,孙立人将军去世,遗愿是叶落归根,葬回安徽庐州,但直到现在他的棺椁仍然在台中的东山墓园,在地面上用大理石包裹,没有入土。

孙立人一生作战无数,两次远征缅甸,出生入死,让他名扬天下。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一战绩不仅给蒋介石政府带来极大荣誉,同时还极大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刻板印象,甚至对后来中国政府能去参加“雅尔塔会议”都有深刻影响,孙立人将军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

徐晨达《坚城:出趟的子弹》,重庆大学出版社年版;

罗学蓬《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中国青年出版社年版;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台海出版社年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