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发展 >> 正文 >> 正文

民间一植物,目前采挖正当时,一斤能卖10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2/10/12

导读:乡下一植物,现在正是采挖季,碰到别错过,一斤能换元

我国地大物博,长在野外的植物杂草等种类自然不少。在这些植物杂草当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秘密。有的品种是可以食用的野菜,有的是可以药用的药草。单纯从这一点来看,就会觉得生活在农村乡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毕竟挖来野菜可以食用,挖到药草又可以换钱。

在之前的专题中,笔者介绍了好几种可以换钱的药草,比如独脚金、金线莲、通草等等。这一期的专题里,再给大家分享一种药草。每年的这个时候,也算是到了它的采挖季节。所以在乡下生活的人要重视起来。

图示为“秦艽”

为什么生活在乡下的人要重视这种植物呢?因为这一植物如果采挖出来,市场上会有人以元一斤的价格收购。这植物就是上图中的“秦艽”。说到秦艽,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对于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也许您不知道秦艽这个名字,但一定在野外见到过它的影子。这是一种龙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乡下是很好辨认的,因为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差不多7月份到10月份这个期间,它会开出深蓝紫色的花朵。实话讲,这一植物的观赏价值还是挺高的。

秦艽常年生长在农村乡下,准确来说,是在乡下的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或者是树林下。所以要想找到它是比较容易的,农村基本上很普遍。而这一植物由于生长习性比较粗放,所以在国内的大部分省区都可以见到。比如国内的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当然了,秦艽也并非只有我国才有。俄罗斯和蒙古也有分布。不过在其他国家,秦艽被当成了杂草,当地的人见到它也是视而不见。然而在我国,秦艽的地位就变了。

在我国,秦艽不仅仅是长在野外的杂草,它其实更是一种中药材。早在古代的时候,秦艽就被记载有药用价值。根据笔者的了解,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这样描述秦艽: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痛烦热,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这句话可能有人不太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说秦艽对半身不遂、黄疸以及骨节酸痛等病症有药用价值。此外,在《神农本草经》和《中国药典》中也有对秦艽的价值阐述。

图示为秦艽的根

以上所说的具备药用价值的秦艽,指的其实是这一植物的根系。其实很多长在野外的药草,其药用价值的部分都是在根茎上。笔者所说的挖出来后一斤元有人收购,指的自然也是它的根茎。

在民间地区,由于秦艽的分布区域比较广,区域的民俗文化差异,使得各个地区对它的称呼也不一样。根据笔者的了解,除了被称秦艽外,还有秦爪、大叶龙胆、左宁根、大叶秦艽、西秦艽、鸡腿艽以及曲双根等等数十个被称。话说你当地叫它什么呢?

有关秦艽的专题,笔者这一期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老家附近有秦艽的话,一定要珍惜起来了。毕竟挖出来后能换钱!在这里也提醒下大家,采挖秦艽一定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现在正值入秋时节,不要错过了哦!

读者朋友们,我们下一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