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鸟儿有人工巢穴,都江堰的大熊猫也有人工洞穴。5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都江堰管护总站获悉,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开展了大熊猫野外产仔洞人工洞穴建设及后续红外相机监测项目。目前建成的6个人工洞穴,为大熊猫及其同域动物生存繁育提供了有效的庇护场所,成效明显。▲野生动物在人工洞穴附近出现据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管护站站长朱大海介绍,尤其是在大雪覆盖的冬季,人工洞穴更是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所。5月12日,龙池管护站和科研保护科工作人员对人工洞穴红外相机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发现以大熊猫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在人工洞穴内活动频繁,已经完全接受了人工洞穴。“我们修建的6个人工洞穴,分布在不同海拔区间的大熊猫栖息地,希望这些洞穴能够在大熊猫产仔时被充分利用。我们发现,近一年时间里,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这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对洞穴的利用很好。”朱大海高兴地说。▲野生动物在人工洞穴里出现今年,双方将开发人工产仔洞的修建专利,开展更多实验、尝试更好的产仔洞修建方法,并为更多自然保护地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支持,继续增强大熊猫小种群区域野生动物生存力。▲野生动物在人工洞穴附近出现▲工作人员查看人工洞穴提及野生动物人工洞穴最初建造初衷,朱大海说:“从我们多年的监测来看,这个区域内很少有天然形成的岩洞,野生动物想在野外找到洞穴很难,包括树洞在野外都发现得很少。基于这个情况,我们才跟TNC合作,通过人工辅助修建了一些野生动物的洞穴。希望野生动物产仔的时候能够利用这些洞穴,形成庇护。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修建野生动物人工洞穴,并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和修建方式上作一些改进,使洞穴更科学化,让野生动物能更好利用这些洞穴繁衍生息。”红星新闻记者林聪编辑官莉图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都江堰管护总站(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