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的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野外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了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新记录——德化脊蛇。
年秋季,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两栖爬行动物调查队在丽水龙泉市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一条棕褐色的小型蛇类,起初队员们认为这是一条棕脊蛇(Achalinusrufescens),但当拿起来仔细观察时发现,其形态特征和鳞式与棕脊蛇有所不同,而与年发表的新种—德化脊蛇(Achalinusdehuaensis)相似。队员们带着疑问对其进行了拍照和数据测量,并采集了样本准备进行分子鉴定。
年秋季发现的德化脊蛇
幸运的是,当调查队在年早春进行野外工作时,龙泉里下畈村附近的村民意外捡到一条淡黄色的小蛇,并交给调查队员进行鉴定。调查队员根据形态学特征判断,这与年秋季遇到的脊蛇为同一种,均疑似德化脊蛇。在对两条脊蛇的样本进行线粒体DNA测序比对后,最终确定均为德化脊蛇。
年春季发现的德化脊蛇
经查阅资料发现,德化脊蛇此前仅在其模式产地福建省中部的泉州市德化县以及周边地区有记录报道,浙江省从未有过德化脊蛇的相关记录。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专家吴延庆副研究员判定在丽水市调查到的德化脊蛇属于浙江省新记录。脊蛇是一类无毒的小型蛇类,一般体长20-40cm,喜欢在凉爽的夜晚或雨天出来活动,吃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因其体型小、营穴居生活,日常较难见到。
德化脊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丽水两栖爬行动物的本底,也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丽水更多新记录
等你来发现呦
原标题:《丽水发现德化脊蛇,为浙江省新记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