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一,二!一,二!”“划右桨,入水不要太深”“保持平衡,降低重心。”
这两天,浙江各地风和日丽。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面积达多亩的东湖水面上,不时会有红色、黄色的浆板或皮划艇不时在水面上飞速前行,成为水面上一道活跃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户外运动》课程的授课和训练。
近年来,野外生存、户外活动已逐步成为闲暇时间健身休闲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户外教育工作的整体滞后,安全和环保已成为两大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农林学科专业户外实习活动,也因学生缺乏必要生存技能、存在安全隐患等,受到了制约。为提升学生野外生存能力,作为教育部首批开展“全国大学生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七所试点高校之一,浙江农林大学从年开始,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开设了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户外运动》课程。
“学校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主要是结合农林学科的专业特色,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通过把知识、技能教学、课外学习和实践、社会服务、野外实践有机联结,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提高学生户外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并为农林学科专业实习提供帮助和安全保障。同时,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以及在现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浙江农林大学体育与军训部副主任、《户外运动》课程负责人周红伟说。
浙江农林大学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依托区域山地资源,结合农林学科专业特色,整合资源,建立了户外运动与农林学科协同发展模式,为农林学科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安全保障;通过实施户外教育,传播户外安全理念,规范户外行为,并形成了对户外理念的高度认同和行为的高度自觉。此外,学校还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建立了学生户外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在户外运动领域创业或就业的实践锻炼平台以及培育环境。
砍柴、生火,烧水、做饭,岩降、溜索,攀树、走扁带,皮划艇、浆板……《户外运动》课程在浙江农林大学设立以来,项目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经过18年间的完善提升,现在的该校的《户外运动》,除了浆板或皮划艇项目外,还包括背包装填及上下肩技术、山地穿越、岩降、溜索接下降、户外绳结、野外保护站设置、特殊地段行进、搭索过涧、攀树、绳索技能、露营技能等。由于所学内容丰富,《户外运动》课程安排为4个学期,每个学校各有侧重,正逐渐成为全面培养学生户外生存能力的重要平台。
森林保护班的王心怡在户外运动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就是提升了野外生存能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的能力,无论是对我今后参与野外调研还是专业实习都有很大的作用。”王心怡说,在户外运动课程中,不仅要学习攀岩、速降、划船等野外生存的技能,最重要的是需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划多人皮划艇时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划地更快更好,生火野炊时候也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尽快吃上晚饭。
来自外语班的林宋颖曾在户外运动课中被选为领队,刚开始担任领队时候一度很忐忑。“很怕在团队中没有说服力,但是老师的鼓励加上我们组员配合得非常默契,我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们的组员都很棒,有些同学在溜索前很害怕,最终克服恐惧,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再来一次呢,这门课锻炼了我的勇气,也增强了我的户外运动能力!”
也曾有同学在课程中遭遇一些“意外”:有的同学在划皮划艇时翻了船,有的同学参加野炊项目半天也生不着火,有的同学攀岩到一半“上不去下不来”,也有的同学到了山顶才知道自己有恐高症……好在户外运动课程有着完善的安全保护预案和充分的准备,大家都有惊无险。不少同学表示,也许正是通过这些“失败”和“意外”,大家才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得到了更好的成长,学习和掌握了更多野外生存的技能。
如今,户外运动已经成为浙江农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每年吸引了数以千计学生选报该课程。一些参与过课程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担任了所在单位和地区野外救援队的成员。周红伟说:“近三年来,我们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户外攀岩比赛获得多个单项前八名,其中前三名超过50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前三名6次,1人上了CCTV5比赛现场直播、取得各级各类资质证书10余本。”
与此同时,不少学生还结合《户外运动》课程所学的知识,参与户外人才的培训,开创自己的事业。届学生俞灿良毕业后专门从事户外拓展培训,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知名野外生存教练,多次参与并成功营救迷路驴友、被困游客近百人;届研究生张天志曾任浙江农林大学攀岩队队长,多次在攀岩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专门服务青少年攀岩培训,已经成为浙江省攀岩队主教练……从课程开设到现在,浙江农林大学已有30余名学生在户外领域就业和创业,在社会上培养了众多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学员。
如今,浙江农林大学《户外运动》已经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课程,每年吸引近人次参与这门体育课程。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户外俱乐部、户外协会和基于户外运动全校性群体活动体系,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这些形式参与户外运动,提升野外生存能力,全面增强综合素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