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中华蜜蜂的饲养管理要遵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2/12/11

中华蜜蜂不同于意大利蜂种,意蜂经过数百年的人工训养,已经完全失去了野性,它们已经无法在野外独立生存。中蜂就不一样,它们处在半野生状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人工活框养殖的中蜂还没有传统土法饲养的群势强大,又爱滋生巢虫,蜂蜜的产量也不比传统方法养殖的高多少,就是有所增产,也是取了部分水蜜。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活框养殖过程中没有遵从中蜂长期以来在野外的生活习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蜂还没有完全适应活框蜂箱

中蜂不喜欢巢穴内的条条框框,喜欢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内自由自在的建造巢脾,蜂多自然造脾就多,蜂少就建造的少,这样能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不滋生巢虫。我的改进方法是半活框饲养,当蜂群人工分群以后,在活框的两边加木板或竹块做的代用巢框,让蜜蜂去自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增减巢脾的麻烦,做到蜂脾相称,不滋生巢虫,又能人工分蜂。

二、环境不适应

中蜂在野外居住在土洞、岩洞或树洞中,冬暖夏凉,环境安静,都是单家独户,没有任何干扰。人工养殖的蜂群蜜度大,人畜干扰难免,新手养蜂者更是三天两头的开箱察看。养殖蜜度大也容易引起蜂群互相盗蜜,有蜂群飞逃时又容易引起充群,一走都走,搞得养蜂人是手忙脚乱。解决的方法是:(1)蜂场要选择在蜜源植物丰富,地域开阔的地方,冬天气温下降到2度以下时要做箱外保暖,夏天要采取遮阳措施,以防因巢温过高而引起蜂群飞逃。(2)蜂箱要尽量分散安置,箱与箱的距离只要条件许可是越远越好。(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箱检查,让蜜蜂在安静的环境中去自行发展。

三、强迫性控制蜂王

为了防止蜂群逃跑,有的将蜂王剪翅,有的在巢门口长期安装蜂王防跑片,这些强迫性控制蜂群逃跑的方法,也不一定完全有效。(1)蜂王剪翅后,工蜂会认为蜂王已经残疾,受到嫌弃,不好好饲喂王浆,影响蜂王产卵量,甚至引起蜂群弃王充群或直接飞逃。(2)长期在巢门安装上蜂王防跑片,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蜜蜂进出不方便,掉花粉,一旦蜂群失王,建造了急造王台,养蜂人又没有发现,处女王出房后无法出巢与雄蜂交尾,产下一批雄蜂卵,这箱蜂不久就会灭群。蜂王防跑片只能是在刚收回来的蜜蜂巢门上临时安装几天,蜂群一旦安定了就应该取消。

四、人工育王不一定有自然王好

人工育王是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去培育蜂王,但是人工移虫时难兔对很小很嫩的幼虫造成轻微的伤害,工蜂房内三日龄以内的幼虫不一定有王台中三日龄的幼虫吃的王浆质量好,特别是移的日龄较大的幼虫。分蜂季节强群建造的自然王台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好,可尽量加以利用。

五、过度取蜜

取蜜过度容易引起蜂群飞逃,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取蜜时一定不能取子脾边缘的蜜,否则很容易取蜜后引起蜂群飞逃。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对中蜂人工活框养殖的肤浅观点,不妥之处恳请蜂友们指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