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山/文
50~6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岁月,但作为时空而言只是短暂一瞬。现在人们富有了,酷夏有空调,严冬有暖气,也可用空调制暖。由于温室效应,冬天的气温已没有我们儿时那个年代冷了。我所处在的地域冬天再冷也难低于零下10度。我小的时候低于零下20多度是常有的事。有一年腊月我从河东亲戚家赶回来过小年,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大地被银装素裹,朔风刺骨,虽不停地走路,脚也冻得发僵,地里的麦苗成了冰棍,稍不小心碰到就折断了,这种现象已多年不见了。
白雪皑皑房檐下的冰柱室内空调那时属于计划经济,人们的衣食住行比较简朴,上下衣是棉袄和棉裤,棉袄里面能有内衣穿就算不错了,后来慢慢有了秋衣秋裤。脚上穿的是布棉鞋,袜子是补丁落补丁,由于常在雪地走,难免脚被打湿,每年脚被冻成冻疮是常有的事。由于衣服少不曾换下来,衣服上生了很多虱子,身上痒得难受了,就在火堆旁把里边的衣服脱下来,见到大的虱子就用两手指甲把它挤死,还能听到挤虱子的“啪啪”声音。尤其是春秋两季,虱子的卵藏满衣缝,有时粘在衣服表面,这时就不好打理了,干脆把衣服放到盆里,用开水把它烫死,或者把衣服放到锅里把它煮死。
大棉衣梳头冬天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煤块和煤球,取暖用的是火盆,有时直接在地上点燃树枝或树根,几个人坐在火堆四周,这叫烤火。每逢这个时候谁的衣服被雪水打湿了,谁的鞋袜在雪地踏湿了,可在火堆旁烤干。
煤球火堆由于温度低,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水塘的水结成了厚厚的冰,不但孩子们在冰上玩耍,大人们往返水塘两岸时也直接在冰上行走。我家水塘的对面有一个石碾子,平时碾米要绕很大的弯道,这时碾米直接挑着担,牵着牛从冰层走到对面。
冰面还有一件事值得怀念,那就是抓兔子。说是抓兔子其实是娱乐。雪下得很厚,一望无际的田野成了雪的海洋,较深的雪淹没膝盖,人们就把稻草拧起来缠到腿上。只要有人提议到雪地撵兔子,大家会成群结队地赶往田野。虽然很冷,行走不便,但置身于广袤无垠的雪地上心里很爽朗。
野兔有人发现兔子在雪地上留下蹄印后,就会顺着蹄印寻找兔子的洞穴,运气好的话,可直接在洞穴中把兔子抓住。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未走到兔子洞穴就被兔子发现,于是,兔子从洞穴跑出来,大家在后面追赶着。如果谁把狗领来了,狗发现了兔子会帮人们追赶。虽然出去很多人,但多数人都是空手而归。即使如此,谁也没有怨言,反而感到开心。因为出去一趟毕竟活动了身体,享受到了娱乐,使漫长的冬季不再寂寞。
雪地里的狗我那个年代看场的故事
我所经历的交通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