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优势 >> 正文 >> 正文

浅谈幼儿德育生活化的思路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5/5/21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1241.html
幼儿的思维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对于德育内容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认知。以往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通过采用生活化德育方式,能提升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德育质量不高的问题。1构建生活化德育环境幼儿教育中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德育中需要首先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一,改进幼儿园主题墙,转变以往的主题墙布置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构建有教育意义、美观活泼的主题墙。例如,组织“感恩的心”亲子活动过程中,教师带着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共同布置主题墙,让幼儿获得参与的机会。主题墙材料都是家长和幼儿提前收集的图片,是幼儿在活动中创作的手工作品或者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平时的日常生活照片。创设这样的主题墙,能启迪幼儿的心智,陶冶幼儿情操,使其主动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第二,创设标志性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的德育机会,通过设置标志性环境,把握德育机会,能引导幼儿遵守行为规范要求,例如在楼梯两侧画上小脚丫,引导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主动靠一侧行走。再比如在自然角中悬挂“花花草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护”类似的标语,有着积极教育意义和价值,能引导幼儿形成环保生态意识。在班级的活动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幼儿园的规则和要求,以此来规范幼儿的言行,提醒幼儿在建构区轻拿轻放爱护玩具,玩完之后自主收拾材料。2把握德育机会进行引导幼儿园教师需要善于把握转瞬即逝的德育契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第一,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和强化,幼儿社会学习中模仿和强化是主要特点。幼儿的情感体验不同,他们的学习结果也不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表现,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教育中的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品德,规范其行为。比如,在玩玩具时告诉幼儿轮流玩儿,不能争抢。起床后,指导幼儿相互帮忙整理衣服。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搬动器械,如果不小心碰到别人需要主动安抚并且道歉。喝水吃饭的时候排好队,杯子轻拿轻放,不能推人挤人,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的小事,通过重复要求幼儿模仿和强化,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第二,使用典型案例来激励幼儿,幼儿在社会学习中是容易被同化,善于模仿的,因此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来提升德育的效果,比如,在一次离开幼儿园的过程中,一个小朋友看到钥匙掉在地上了,马上捡起来交给老师,最终物归原主。第二天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给予表扬,这样的事例能发挥一定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幼儿的行为。通过把握教育契机,在班级中组织助人为乐行为播报活动,鼓励幼儿说一说,每天听到的好人好事或者看到的善举,也可以播放相关主题的视频,组织幼儿表演故事情节,以此来增强幼儿园德育的效果。此外,幼儿园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和幼儿交流时尊重幼儿,不能摆架子,在幼儿园内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氛围,那么以后幼儿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也会效仿教师的行为。无论高低贵贱,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个人。3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辅助,家长需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第一,转变德育思路,重视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在平时不可过分溺爱孩子,为了保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幼儿园定期更换家园联系栏,召开家长会及时相互沟通传递信息。德育的覆盖面比较广泛,要发挥家庭对于幼儿品德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要求家长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贯彻德育原则。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影响孩子。此外,教会幼儿学会关心长辈,学会分享,为别人分担忧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劳动教育方面培养幼儿简朴勤劳的品质,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勤劳的习惯。如此以来,家庭和幼儿园相互协调一致,可以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4丰富幼儿德育的形式第一,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德育。故事对于幼儿园孩子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其中生动有趣的动物和人物有着无穷的魅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播放有德育作用的动画片,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例如,给孩子讲“特别的礼物”这个故事,故事中的小兔子不喜欢劳动。他的妈妈每天洗衣服做饭,承包所有家务,最后累倒了。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拿来自己的劳动所得作为礼物送给兔子的妈妈,小兔子哭了,因为自己从来不劳动,也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妈妈。最后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野外挖了一个大萝卜,妈妈看到这个礼物很高兴,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用这样的故事渗透德育,幼儿能认识到凭借自己劳动得来的礼物是最好的礼物。故事中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有着较强的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第二,在儿歌中渗透德育。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儿歌的内容形象直观简单,而且易读易懂,朗朗上口,对于幼儿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叠衣服,自己刷牙,洗手吃饭”等儿歌,都能发挥德育作用,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在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时,幼儿饶有兴趣的边唱边模仿,逐渐掌握了这些生活本领。5结论在幼儿教育中结合隐性渗透和显性渗透的德育方式,在幼儿园各项活动和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德育。综合采用多种手段,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受到熏陶,懂得道理,实现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