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环球旅行的十年间,
露营,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大部分露营都以最简陋的方式呈现:
在走不出的大山中、草原上、森林里搭建临时住所,躲避野兽蚊虫或者极寒天气。
在非洲的食人族部落,当夜幕降临四野无人时,
各种各样的野兽叫声此起彼伏,
隔着薄薄的一层帐篷,
我整晚不能入睡,时刻担心着野兽扑过来。
现在回想起,那一定是我经历过的最绝望的露营。
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我曾见到了形式最复杂的露营:
在小溪边架起超大火盆,来自著名餐厅的大厨现场为客人们烧烤,
草坪上铺着昂贵的中东地毯,
乐队演奏着“博兹拉克”,
清晨醒来的第一眼就是热气球在空中漂浮,
这就是近两年在国内也突然兴起的glamping——奢野露营。
奢野露营的源头,也就来自土耳其,
土耳其奥斯曼人会为他们的首领——苏丹建立奢侈的帐篷城作为移动宫殿。
这些豪华的帐篷配有丝绸、刺绣、昂贵的地毯和家具。
年,欧洲维也纳之战,土耳其人的“帐篷之城”让整个欧洲惊叹,
他们用两天时间,
就在维也纳城附近搭起了一座比维也纳城还要大的帐篷城市。
而追溯历史,
土耳其的这种豪华帐篷营地其实流淌着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基因。
奢野露营的鼻祖——成吉思汗曾经就用马匹拉着高大军帐征战世界,
名扬整个欧亚大陆。
13世纪,欧洲一位亲眼见过成吉思汗出征时宏大场面的画家,
留下了一幅“铁马金帐”油画,通过这幅油画,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露营生活。
这种自古流淌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血液中的生活态度,
正在以全新的露营方式重新回归。
值得期待的是,这次的回归,更加具有中华传统韵味。
今年中秋我有幸参加了贵州习酒的露营赏月活动,
整场活动将露营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让我对奢野露营,这项自带西方特色的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奢野露营也可以很中华风。
西方神话中,每到月圆之夜,狼人现形,吸血鬼出没,
因为,科学世界里,月亮操控潮汐,影响着地球生活,
拉丁文更称精神病为“月光病”。
然而,在中国,人们对月亮的诠释截然不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唯有中国人,让月亮成为故乡、成为爱情、成为思念的代名词。
唯有中秋节,有着天上白月光,地上万灯明的意境。
所以,这次活动用“明月如君子,共沐万家圆”的主题,
将整场露营脱胎换骨,成为一场纯正的,只有中国人才过得懂的露营节。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
有情调的露营总是出现在一些极致的场景中,
比如雪山相伴,红酒引领,咖啡搭配简餐、烧烤。
这无形中就拉高了露营的起点,让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
但习酒这次的中秋露营活动,在全国开展,对地域不设限,
让这次露营变得更加亲民。
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赏月,
只要能看到月亮的地方,中国人都可以露营,
因为中秋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节日。
无酒不成礼,活动的匠心之处,在于我们用习酒,去代替露营惯常喝的红酒,
让露营的用餐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不单纯的作为一种饮食,
而是作为一种传达寄托情感的媒介,
“呼儿将出换美酒”,白酒赋予节日的,是一种用酒传达的情感,思念、亲情、友情、希望都在一杯酒间。
而习酒,一直以君子品性时刻严格对照制酒的工艺和初心,
这种至今已传承了千年,它所代表的,不仅是酒的文化,更是一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君子之风宽容博大,赋予白酒更深刻的君子精神去感染他人。
以习酒为引领,
用中国传统菜肴去代替沙拉、烧烤,用月饼去代替餐后的西式甜点,
在这个中华传统的节日里,
中国人本该去从容地品尝我们吃得懂的食物、看得懂的风景、读得懂的文化。
这份不愧不怍的从容笃定,正如人们向往的君子气度,
这种有着君子气度的露营,才是"迷人露营"“glamorouscamping”,才是中秋本该有的露营打开方式。
我想,有朝一日,也许我也能把这样的露营方式带到海外,在一个无法回乡过节的中秋之夜,我将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用习酒开启全然不同的中式露营生活,让他们跟我一起去感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之美。
#以一杯美酒,祝万家团圆#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