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优势 >> 正文 >> 正文

全国第五次大熊猫调查计划明年开始中科院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6/14

一晃眼,距离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已经过去了10年,按照惯例,每10年将进行一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如今有何新消息呢?

18日,在四川都江堰举办的主题为“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对话活动中,活动嘉宾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馆长冉江洪透露,全国第五次大熊猫调查正在制定方案,计划于明年开始。

▲活动现场

冉江洪研究大熊猫二十余年,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重点研究大熊猫及珍稀雉类的野外生态及保护,同时也是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咨询专家组成员。“真正进山后,沟通全靠吼,和20年前没有太大区别。”冉江洪表示,近些年,随着生态保护效果显现,森林逐渐恢复,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好消息,但巡护员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大大增加。森林恢复得越好,巡护之路就越难走,原始森林里没有路。业内人士都很期待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通讯等高科技能够运用到巡护中。

除了对科技的期待,巡护员本身也是当天活动的焦点之一。对于冉江洪提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魏辅文也是深有感触,现在愿意进山的人很少,连在当地找帮忙的农户都很难。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地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起进山的农户。魏辅文院士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大熊猫研究,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同时参与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

刚刚在云南昆明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与COP15的他分享道:“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与国际并驾齐驱,某些领域呈现引领态势,基于生态文明体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国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组学技术,以及利用天地一体化建设技术等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一些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公众,在监测、管理等多个环节积极参与,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对于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魏辅文谈到了他的期待,目前追踪大熊猫主依靠GPS颈圈,但山里有的地方网络信号不好,会影响大熊猫追踪,希望相关公司企业能够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摄影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