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优势 >> 正文 >> 正文

乡村振兴路上故事多,听听宝安王甘露高春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4/15
                            

为进一步总结宣传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展示深圳市脱贫攻坚感人事迹,激励长期坚持在一线的帮扶干部人才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10月20日下午,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圳市脱贫攻坚干部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深圳广电集团演播厅召开。

报告会上

来自宝安的

两位脱贫攻坚干部人才

王甘露与高春艳

分享了他们在攻坚战和乡村振兴

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感人肺腑的帮扶故事令人落泪

让我们走进现场

一起聆听王甘露与高春艳的心声

王甘露:肝胆相照山海情

作为深圳派驻西藏察隅县的医疗专家

年9月以来

王甘露和他的队员走进了西藏察隅县

援藏3年

王甘露巡回诊疗的足迹

遍布察隅的每块土地

也和藏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这些独有的经历

使王甘露的演讲更加令人动容

(向上滑动启阅)

王甘露:肝胆相照山海情

大家好!我叫王甘露,医院的一名援藏医生。年9月以来,我和我的队员们走进了西藏察隅县,当上了藏族同胞的“好门巴”!

察隅不仅是原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还是重要的边境县,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就是在这里打响的!这里山高路远,地广人稀,自然灾害频发。

我们到来时,县医院相当差啊!医院里破破烂烂,冷冷清清,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开转院证明,哪怕是小病,也要去林芝市,所以被调侃成“医院”。

年4月,我第一次到察隅。当地得知我是外科大夫,特意安排了一台手术,我信心满满!可一进手术室,才知道这里的设施有多破旧,更不可思议的是,病人家属还可以在里面参观手术!那次手术并不顺利,器械简陋,助手也不懂配合,中途还停了两次电,只好打着手电筒接着做。手术后,家属用简易的担架把病人抬回病房。回深以后,当地老百姓那种期待我留下的眼神,一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命运也真能安排,刚好县里向我们单位申请一名讲政治、有技术、懂管理的同志过去。我第一个申请,妻子也鼓励我去,说,“家里的事就交给我,你在那里安安心心做一点你想做的事情吧!”就这样,我来到了这个遥远的边疆县城,开始了3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来了,才知道有多难!但是没有退路啊!一切只能从头开始。从管理到临床,从县里到乡下、从地方到前线,我天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开会、调研、查房、手术、讲课……不到半年,一下子瘦了30多斤,头发也白了不少。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事情。为了转运一名危重的勘探工人,我们在原始森林里走了两天两夜;为了及时救治被雪崩砸伤的老百姓,我们在零下十几度,海拔近米的雪山上蹲守了十几个小时;为了抢救体重不足1公斤的早产儿,我们轮流捏了五天五夜的复苏球囊;为了抢救一名大出血的产妇,大清早,我带头献血,接着上台紧急手术,他们母子平安,我却完全虚脱了;而清醒后的产妇含着眼泪,对着孩子喃喃地说,“阿妞,你要记住,你的身体里流着深圳院长的血。”这让我感到无上光荣!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医院——“医院”的帽子:年底,我们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创建了“医院”,并作为医院改革成效显著的单位推送到国家,成为西藏首批推进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单位,从自治区排名垫底,摇身医院的学习榜样!

如今,一提起援藏医生,老百姓都是竖起大拇指,微笑地说,“共产党好!我们国家好!深圳医生好!”

县医院搞好了,接下来就是下乡。年,是我最艰苦的一年,我几乎跑遍了全县的每一条村庄,走过最险的路,住过最穷的人家。每次到村里看病,老百姓像是过节一样开心,甚至穿上了民族服装,拿出最好的东西给我吃,这种淳朴和善良让我感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民族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

有一次,在察瓦龙乡做“两癌”筛查,中午时分,一名妇女坐了5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匆匆赶过来,队员给她做B超时,发现她的衣服都是湿的,就好奇地问她原因,她不好意思地说:“你们特地来给我们看病,我怕你们闻到我身上有味道,不舒服,就在山沟里洗了一个澡,不小心把衣服弄湿了。”各位,那可是冰川融化的雪水,我是体验过,冰到刺骨的痛!听到这些,我们的队员一下子就落泪了。

下乡以后才体会到,村里的老百姓看个病真是不容易!往往小病熬成了大病。要是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上病,那该有多好啊!想到了就干:通过搭建县域内的智慧医疗平台,与深圳宝医集团对接各种远程医疗。如今,我们又做到了!

我们动态管理好了全县2.6万农牧民的健康,他们随时可以通过Welink联系到乡里、县里、甚至深圳的医生看好病。记得去年藏历新年,古拉乡则巴村有一名产妇,孩子都要露头了,来不及赶往卫生院,更不用说翻雪山到县里,卫生院的护士赶过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通过远程视频,在援藏医生一步一步的指导下,顺利地接生了一个胖娃娃!

3年来,我们不仅当上了老百姓的“好门巴”,也和边防部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经常到前沿部队送医、送药,给战士们做急救培训,甚至一同在边境巡逻,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县里没有血库,部队就成了这里的“移动血库”,随叫随到!这些战士的血不知挽救了多少藏族同胞的生命!记得有一次大半夜,来了一名脾破裂大出血的病人,需要紧急输血啊!刚好战士们在野外拉练,团部只剩下通信班的女兵,睡意朦胧就赶来献血,都是不到20岁的小姑娘,两人还当场晕血!她们明知自己晕血,也要前来献血,救助同胞。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边防军人!

援藏3年,先后有31位队员和我一起在这里工作过,其中有3位二次进藏!为了边疆的医疗、为了民族的团结,我们不负使命!不负年华!我们的援藏,真正做到了:医院,山海两地共建,军民鱼水情深!

也许人生没有几个节点,但在察隅援藏的这段经历,应该是我和我的队友一生中,最值得回忆和自豪的节点!希望我们的医疗扶贫精神,化作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永远开在这片圣洁的雪域高原!

谢谢大家!扎西德勒!

报告会现场

曾受王甘露等深圳支医干部

援助的藏族人民

通过镜头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

村民们还委托导演组

给王甘露和深圳援藏干部

带来了一份家乡的特产

即藏民们自制的牦牛肉干和种的核桃

并为其戴上洁白的哈达以表感激之情

在新疆,皑皑白雪平铺

医疗帮扶暖人心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不仅需要支医,也需要支教

高春艳:我愿做一束光

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

作为科学老师

高春艳带着孩子们

寻找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丰富的支教经历

丰满的语言

让支教画面生动地呈现在观众脑海里

(向上滑动启阅)

高春艳:我愿做一束光

大家好!我叫高春艳,是来自宝安区龙腾小学的老师。年9月至年7月,我一直在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中心小学支教。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我支教过程中4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望远镜的故事:

月亮是玻璃做的

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响彻全国,山区学校的硬件配备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我是科学老师,当我把酒精灯和三脚架端出来时,孩子们的眼神一边是狂喜,一边却又那么无所适从——由于师资缺乏,他们没有上过实验课。

孩子们太喜欢科学课了!我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现状。我带着他们认真完成了一个个“新鲜”“有趣”“神奇”的实验,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带他们寻找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在我的主导下,学校在每周二和周五开设了科学社团课。

在我来之前,实验室的望远镜一直躺在仪器柜里,披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我来到后,将它拿了出来。每当我架起望远镜,镇子上就会掀起一阵“月亮旋风”。一次,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观测。孩子看了很久,问爸爸:“我看到的月亮和你们告诉我的不一样。”爸爸忙走过来,认真看了一下,说:“不一样吗?月亮是玻璃做的啊。”又看了几眼,说:“是你奶奶告诉我的,但我觉得这个玻璃好像碎了,凸凹不平的。”在苦涩之余,我唯有争分夺秒,做更多有价值、帮助他们的事。

梦想的故事:

书写生命清单

在高岭镇中心小学,我和陈阵校长一起,聚焦“立德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