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科学家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中科学家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系统回顾科学家精神内涵的形成、发展和演进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价值,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
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对“科学家精神”进行明确的阐述。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了科学家精神中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家精神的根本特征。
凝练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十二个字的科学家精神,总体而言是对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科学家群体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系统回顾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演进的历史,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历史渊源,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价值。
1从科学精神到科学家精神
尽管中国古代很早产生了具备现代科学某些特征的活动,如先秦时期的墨家在《墨经》中就记载了实验方法,至迟两汉时期,就产生了完整的宇宙体系,并据此理解自然和人的关系。但当今世界的现代科学体系,在部分科学家如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等人看来,其历史渊源普遍被认为应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所创立的形式逻辑系统,以及文艺复兴后期以伽利略(GalileoGalilei,-)、牛顿(IsaacNewton,-)等自然哲学家为代表的通过数学-实验方法来发现自然规律。而中国的知识体系,于明末清初通过欧洲的耶稣会士初步引入西学,晚清较大规模进入中国,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才开始系统性地建立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系。
科学史家往往将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视为人类思想史上科学革命的完成标志,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方式。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中部兴起,后席卷欧洲大陆并传播到北美等地,人类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方式,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格局,也彻底改变了社会结构,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其后,随着电磁学、热力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自然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知识体系。西方知识分子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的西方,更具体一点,主要是在西北欧,率先完成了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这类观点更通俗的表达,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论”。伴随着此思考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历史学等人文学科逐渐产生了科学化趋势。在早期的科学史家萨顿(GeorgeSarton,-)看来,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而在艺术、文学等领域则并非如此。同时,除欧洲之外,也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