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80后博导王放在云南高黎贡山观察天行长臂猿。何亦红摄/光明图片
年7月6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活动代表们在观摩和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虎姣佼摄/光明图片
青年科考队开展西藏野生动物调查途中,在珠峰南坡露营。董磊摄/光明图片
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每天都在上演生命的奇迹。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稳定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基。
环球同此凉热。跨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联合国敲响警钟:全球约有万种动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未来十年最大的挑战。青年是否关心、支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关乎地球未来。
7月5日正午,记者在云南红河干热河谷里见到夏雪时,她正与伙伴们栽种一株金合欢,这是生态修复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助理工程师和科普工作者,夏雪对这类热带植物再熟悉不过。烈日当空,山地独有的火热从红色泥土中蒸腾而起,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面颊滑落,与大山融为一体。
7月28日清晨,清华大学鸟岛实践支队支队长刘祎君乘坐皮划艇第一次登上青海湖鸟岛,周遭的一切令她感到惊奇。“这是一个离蓝天很近的地方,没有高楼大厦遮挡,感觉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白云飞鸟。”接下来,她将和队员们深入保护区和牧民社区,做生态和人文调研。一届复一届,清华学子在鸟岛的保护实践,已接力十六载。
赴边疆,涉荒野,进森林,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知识与行动之间、在影像与现实之间、在人与自然之间搭起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呼声便愈发响亮,行动也更加有力。“今日的青年将真正带领世界走向绿色发展之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满怀期待。
1.边关求真,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海拔米。
这是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桑佳楠年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时创造的“人生新高度”。
那时,她作为云南大学肠道微生物整合生物学实验室成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是通过研究藏羚羊等青藏高原代表物种低氧适应的肠道微生物组机制,为野生动物制定保护策略,为人类高原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据桑佳楠回忆,为了采集野牦牛粪便样本,科考组队员驾驶“过山车”,一路披星戴月,异常颠簸。天公也不作美,上午烈日灼灼,炙烤着青年队员们的皮肤,下午却天气突变,下起冰雹。
“人迹罕至、道路崎岖、天气多变,是考察地方的常态;风餐露宿、蹚河溯江、蚊虫叮咬,是考察生活的常态。”在夏雪看来,这些困难打不倒身边那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奋斗的青年人,“他们身上普遍有一种踏实、质朴和坚忍。”
究竟是这样的天性让他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路,还是自然荒野后天传授给他们生存法则?无论答案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就是选择了一段“人生苦旅”。
会苦中作乐的人,才能收获别人无法体验的幸福。
“我的职业让我得以走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美丽的荒野,看到神奇的生物并为之感动。”这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的幸福。
“在南宁高峰林场,我们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交流,互帮互助,极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劳累枯燥的野外工作增加了不少欢声笑语。”这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直博生赵雪茗的幸福。
青年们正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工作上下求索。道阻且长,但他们心怀热爱,懂得“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2.理想主义在实地探求中生长
“理想主义,是人们对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青年们的普遍评价。”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教师张引如是说。
提到“理想”这个词,有些人或许会泼来“理想不能当饭吃,情怀难以变现”的冷水。那么,他们或将得到青年人这样的回答:“是的,我现在无法凭一腔热血阻挡全球生物加速灭绝的趋势,暂时也难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但我仍然坚定地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至此,如果还有人认为青年人的理想不够有力的,那么李彬彬则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让我们能够借助有限的资源推动积极有效的变化。她的研究焦点,部分落在了保护地周边社区可持续生计的发展。
李彬彬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