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喧嚣的都市,开启恬静的田园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应该是当下很多都市人,渴望回归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家真正与世隔绝生活在深山里的人,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外界断绝联系,甚至他们被发现时还都没有户口。
他们为何会在深山里生活?这样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他们又是怎样照顾自己温饱的呢?如今他们还生活在深山里吗?
云南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处,自然风光秀丽,至今仍有很多原始的自然风貌,和尚未开发的险峻山林。
因此云南一些研究地质学和植物学的大学生,经常会来到附近的原始森林里考察植物,这家人的发现也源于一次学生的野外考察。
小林是云南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因为学习的是植物学专业,因此小林每次都趁业余时间,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到附近的原始森林里进行考察。
这次他们来到了昆明与安宁交界处的一片原始森林,这是他们第一次对这里进行考察记录。
至今为止,这里还尚未开发,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就连上山的路都没有,小林也只能凭借多次上山的经验,才能找到一条较为平坦的路。
然而正当他们闯入前面的一片树林时,小林却觉得这里有些不对劲。因为附近的树枝有被折断的痕迹,路上也有一些凌乱的脚印。
每当这时,小林总是格外小心,毕竟在原始森林中有很多毒虫野兽。要是不小心碰到,在森林里手机都没有信号,他们就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小林蹲下身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些痕迹似乎不是野兽弄出来的,地上的脚印更像是人类留下的。
一开始学生们认为,这应该是伐木者,或者是上山偷猎的人留下的。这些学生平时就参与保护森林的公益活动,对于这样的偷猎行为自然非常气愤。
小林和同学们决定搜集证据,等下山以后再向当地部门进行举报。然而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渐渐觉得摸不着头脑。
以往盗猎者都会在周围设下各种陷阱,用来诱捕猎物,伐木者也会在周围砍伐树木留下痕迹。
但奇怪的是,同学们在森林里都没有发现这两种痕迹,似乎来过这里的人并没有想过破坏环境。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另一个学校的考察团队?
深山考察队想到这里同学们决定,顺着脚印看一下最后的去处。如果脚印最后往山下走了,那应该就是另一支考察团队。
然而当他们顺着脚印往山上走去,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同学们走出森林后,来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山坡。在这片山坡上有着几间破旧的房子,远远望上去还以为已经荒废了。
在房子外面有着一些木头搭建的桌子,还有石头充当的椅子,房子上还挂着几串密密麻麻的红薯。
还没等同学们反应过来,就从房子里走出了一个女人,在她身边还领着一个小孩。
女人看到眼前的大学生也颇为吃惊,双方就在目瞪口呆下正式见了面。
小林看着眼前的女人,走上前先介绍了下。“你好,我们是出来考察的大学生。你们是生活在附近的村民吗?”
听到对方是一群大学生后,女人显得比较拘谨。连忙回应到“不是,我们的家就在这里。你们是大学生啊,大学生不是应该在学校上课吗?”
小林觉得对方的样子有些奇怪,便进一步进行了解释。告诉对方,自己一群人是过来考察野生植物的。
在小林的耐心解释下,这位女人终于知道了,这群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她连忙招呼大家去家里坐。
大家走进屋里才发现,原来屋子里还有四个人。这是由一位母亲和五个孩子组成的六口之家。看到家里第一次出现了这么多人,几个孩子都面面相觑,有些惊讶。
大家坐好以后,通过交谈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女人名叫潘志仙,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他们一家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平日里食物的获取,基本都靠山里产的红薯和野果,当然他们也会种些土豆之类的食物,水的话就喝山里的山泉水,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就近取材,用树木和石块做的。
当问到如何与外界联系时,潘志仙直言自己从不与外界联系,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这一点让在场的大学生都觉得很惊讶,毕竟在现代社会,手机可以说是最离不开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会用到,而这一家人连一部手机都没有,这么多年来更是从没有和外界沟通过。
在惊讶的同时,小林还是问出了心中最深的疑惑,“你们一家人当初为什么要来到这里生活呢?”
事情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讲起,那时的潘志仙刚与丈夫结婚,两人住在镇上,靠打些零工生活。
那时潘志仙的家乡经济发展落后,连县里的地都是坑坑洼洼的,根本没有商人来这里经商。
潘志仙一家也没有土地,镇上的零活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因此夫妻两人常常吃不饱饭。
之前夫妻俩还能靠着从亲戚那里借点钱生活,但时间一长亲戚也不富裕,干脆就不理他们了。
后来潘志仙生下了他们的大儿子,然而这个时候的两人,别说孩子的奶粉钱,就连平时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直到一天晚上,两人饿着肚子躺在床上,想赶快睡着了,肚子就不饿了。然而肚里空荡荡的感觉,一直让潘志仙难以入睡。
过了一会儿,丈夫突然说道“要不咱们换个地方生活吧。”
“换个地方?换哪儿啊?咱们没钱没地到哪里还不都是一样。”
“咱们是没地,找个有地的地方不就完了吗?”丈夫劝说潘志仙干脆一家人搬到山里去住。
云南的大山里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两个人在那里种地,足够养活自己了。
况且现在城里不还讲究回归自然、回归田园吗?咱们这样也算隐居世外的高人了。
潘志仙起初也有些犹豫,但想到现在已经吃不饱饭了,不如就按丈夫说的试试,能吃上饭也行啊。
再说自己都在农村生活半辈子,再进山里生活也没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打定主意的夫妻俩,将家搬到了附近的深山里,然而这种回归田园的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一开始,他们把家安在了离水源相对较近的地方,但是那里的地势并不平坦,遇上多雨的天气,山上滚落的泥石流,就会把他们的房屋冲散。
夫妻俩只好另外找地址,最终才选定了这里。
虽然搭建的屋子比较简陋,但也足够遮挡风雨。后来潘志仙在这里陆续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家人正式在这里定居下来。
平日丈夫带着儿子们出去打猎,采集食物,妻子就带着女儿在家里做饭,慢慢的家里也养些野鸡野猪之类的动物。
别说,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还真解决了他们一家人温饱的问题。
吃住的问题解决了,但在深山里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它的弊端很快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生病了没地儿看病。
有一次,潘志仙的女儿发烧,要是以前,医院很快就能治好,但是这次他们一家人生活在深山里,医院,至少要走三四天。
夫妻俩急得团团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在山上胡乱采了一些草药给女儿服下。好在女儿福大命大,发烧没两天就退了。
万幸的是一家人在这里生活,虽然缺医少药,但也平安地生活到了现在。
再者,山里的生活也处处充满危险,在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里,根本没有道路。
潘志仙的丈夫每次都是凭借经验,沿途做好标记才能从崎岖蜿蜒的原始丛林中走出。
然而,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丈夫急于追赶猎物,在路过一条小溪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被溪水冲刷得发滑的石头,一脚踩上去立马摔了个空,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丈夫溺亡的消息,让潘志仙很久都没有从悲伤的心情中走出来。
失去了丈夫的潘志仙认为,自己如今更没有能力在城市里生活,干脆就带着家人继续在这里定居。
剩下的几个孩子因为一直没有去派出所做过登记,所以没有户口。
在深山里隐居听起来似乎闲云野鹤,但其中的艰辛只有潘志仙自己知道,在山林中要常常做好预防野兽袭击的准备,寻常小女生看见就会大惊失色的蝎子、蜈蚣、蛇等昆虫,潘志仙已经见怪不怪了。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其实是长久以来的孤独,每当夜色降临,大山里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一点光亮,四周都静悄悄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早早上床睡觉,这么多年下来一家人都变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除了要忍受孤独,潘志仙还要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这其中的辛劳可想而知。
得知潘志仙只有40多岁时,大家都吃了一惊。因为一开始见面时,小林还以为潘志仙已经60多岁了。
他头发凌乱地盘着,身体也有些佝偻,脸上和手上全是皱纹和老茧,有的只是沧桑和疲惫,看不出这个年纪的女子该有的靓丽外表。
几个孩子也是灰头土脸的,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看不出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活力。
学生们发现教育的缺失,也是这个家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几个孩子生下来根本就没有上过学,夫妻俩知识有限,只能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运算和汉字。几个孩子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有见过,就更不用提手机和电脑了。
虽然一家人生活过得艰难,但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抱怨,有的只是山民的淳朴。
他们早已习惯这样的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了些,但也没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不用看人的眼色讨生活。有饭吃,有衣穿的日子让他们很知足。
小林等人下山后,向学校说明了此事。很多媒体听说在深山里还有这样一户人家,纷纷前来报道,潘志仙一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