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兹方用他的燃劲向全世界证明什么叫“逆天改命”
“陈老板,我家有一些核桃,请帮我代卖一下。”“小陈,这几十斤自然酿造的土蜂蜜,还得请你帮我卖卖。”“我也想在家里开一个网店,你教教我吧?”……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一间临街的店面,人气十足。店面上面挂着“陈兹方铺子”的小招牌,店主就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兹方。
说话时,陈兹方的嘴角始终带着微笑,一脸阳光。然而,细一打量他,会发现他高高的个子有两只空荡荡的袖筒。原来,他没有双臂。身板略显单薄的他用双脚快速敲打键盘与客户沟通,并熟练自如地操作视频剪辑软件。
残酷的上天赋予他残障的肢体,却不能限制他的精神,没有让他沉沦。命运剥夺了他的双臂,他却依然坚强地为梦想插上翅膀,选择用双脚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最终,命运对不服输的他又是“眷顾”的。
以脚代手的他能游刃有余地自理生活,踏平坎坷,演绎不屈的生命奇迹,刷新成长高度,成为脱贫致富的网红,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带火大山深处的山货,赢得人们的尊重。
“现在能站起来,将来一定能跑起来!”
年3月,陈兹方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三岔溪的一个土家族人家。在农村,生男孩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看到襁褓中没有双臂的“肉疙瘩”,父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先天没有双臂的陈兹方一出生,左邻右舍议论纷纷,好些人劝他的家人早点将小兹方送人,好扔了这一“包袱”。母亲抱着儿子决绝地说:“就是个血疙瘩,他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的孩子,我来养,穷有穷的过法,但我不能扔,再苦再累我也要把他养起!”尽管愁眉不展,但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女人有着传统劳动妇女的勤劳、朴实和倔强。最终,母亲的坚持让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谁料灾难在小兹方9个月大时再次降临,一向健康的父亲又突发脑中风离世,让本就不幸的家庭更加支离破碎,雪上加霜。这时,孩子“克父”的流言蜚语在村里不胫而走。有人又劝陈兹方的母亲把他和哥哥交给亲戚抚养,母亲又一次断然拒绝。她说:“我们三母子一起过日子。我吃饭他们吃饭,我吃糠他们吃糠。我有饭吃,他们就有活路;我没有饭吃,饿死了,就管不了他们了。”母亲坚定的决心,打破了邻里的风言风语。倔强的母亲没有再嫁,独自带着时年12岁的哥哥和他相依为命。
陈兹方(右)在果园用脚采摘
寒来暑往,母亲一边背着小兹方,一边干农活,忙碌的时候,“晾”在一边的小兹方东倒西歪,经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哥哥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年辍学,和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陈兹方感慨地说:“我的母亲很不容易,把我和哥哥拉扯大。也是母亲和哥哥的爱,成为我走到现在的依靠!”
随着一天天长大,陈兹方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看到别的孩子跑跳追逐、打闹嬉戏,产生想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的强烈欲望,但首先得让自己努力站起来。
面对泰山压顶般的困难,顽强的陈兹方勇敢地向命运发起挑战。4岁那年,陈兹方趁着母亲和哥哥不在家,拼尽全力,自己练习站立、走路。每一次练习起身,他都是坐在地上,用脚支撑上半身,吃力地往上爬。一个站立,他不知道练过多少次,头上、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不知道哭过多少回,甚至恨过自己的无能,但每每看到母亲充满期待的眼神,他就好像有一种力量,给了自己站起来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有一天,母亲听到儿子大声呼喊:“妈,我站起来了,我站起来了!”母亲欣喜若狂地跑过来,果然看到儿子摇摇晃晃地站在床上,很快又因体力不支倒了下去。她扶起小兹方,泪如泉涌,嘴里唠叨着:“我的兹方真厉害!现在能站起来,将来一定能跑起来!”
陈兹方为了更好活下去,活得有尊严,活得让别人瞧得起,开始学习一些生存技能。他学着用脚洗脸、刷牙、吃饭、穿衣服,甚至劳动。刚开始练习用脚夹筷子吃饭时,怎么也夹不住,碗打翻了一次又一次,一顿饭吃完,汗水湿透衣裳,饭菜洒得到处都是。学穿衣服,脚勾成30度,用牙咬着配合,先将衣服套在头上,再用双脚拽住衣角往下拉,然后用脚趾扣上衣扣。洗脸、洗澡和梳头时,就用脚夹着毛巾屈伸到后背和头顶。回忆起这些,陈兹方说:“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对无臂的我来说,都是一道‘鬼门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兹方逐渐把笨拙的双脚练得像灵活的双手,用双脚上厕所、剥鸡蛋、穿针线、换灯泡、修插座、干农活,甚至第一次“上脚”就能轻松使用油锯锯柴。
陈兹方用脚趾打字
其实,于他而言,学会自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因为练习一些自理的生活动作,脚上的许多伤疤至今依稀可见。在一段视频里,有他熟练用油锯锯柴的细节。只见他用左脚大拇指和食指打开开关,用右脚大拇指和食指拉动拉绳,启动油锯。随后,用左脚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手柄,把油锯提起来,用右脚大拇指和食指扣住扳机,调整锯条的方向和着力点。陈兹方说:“别人看着觉得办不成的事,我要把它办成!”如今,陈兹方不但无需母亲再为他操心,还让母亲为他骄傲。
“上天夺走我的上半生,我要改变下半生”
7岁那年,望着身边同龄的伙伴们都背着小书包上学了,陈兹方羡慕不已,就在家里用脚趾夹着木棍练字。练习写字过程中,脚趾丫夹破了皮,发炎后溃烂,伤口稍一好转,又开始练习,最后脚趾丫长出厚厚的茧子。
可以写字了,9年那年,陈兹方便向母亲提出上学的想法。母亲也认为,孩子不读书就没有出路。于是,母亲带着儿子来到许家湾小学。学校负责人看到他的身体情况,表示学校不敢接收他。陈兹方没有放弃,在第8次到学校恳求入学时,当着老师的面用双脚穿衣、脱衣、喝水、写字,最终打动了老师与学校负责人,同意他报名,还安排同学轮流照顾,并给他定制了课桌。
上学第一天,同学们一见陈兹方就喊他“怪物”,他吓得躲在母亲身后。可想而知,陈兹方的求学路有多么坎坷。从家里到学校有近4公里山路,翻山越岭,崎岖难行,陈兹方经常摔得鼻青脸肿。上小学一年级那个冬天,陈兹方上学时一不小心掉进水沟,鼻子撞到石头上,血流不止,挣扎了半晌,才爬出来。回家后,母亲抱着他哭了一晚上。陈兹方说,那个时候,他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未笑过。这种艰辛没有压垮陈兹方,反而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决心。
在学校,陈兹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做作业时,他只能把本子放在地上,先用左脚压着本子,用右脚拇趾和食趾夹着笔,写字速度很慢,因为心里着急,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同学们下课玩耍去了,他还在教室里用双脚“赶”作业。异于常人的艰辛,数倍于别人的困难,没有压倒陈兹方。旁人口中的“遭孽娃”陈兹方,不仅战胜了没有双臂的生活不便和内心自卑,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理,而且学习成绩优秀,成了小学老师教育学生的“活标杆”。
一晃到了年下半年,进入初中二年级的陈兹方辍学了,毕竟自理能力实在有限,家里也实在太困难,加之初中所在学校较远,他提前结束了求学生涯,开始用双脚探寻人生之路。
他曾练习用双脚夹刀夹斧上山割草砍柴:起初,草没割多少,脚划得到处是血口子,血染红了脚,也染红了草。类似的一些生活或劳动,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不厌其烦地以脚代手,向生活挑战,他的双脚做事已近乎“随心所欲”。
后来,陈兹方报名参加湖北省残疾人运动会,并在田径米项目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这也是继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出去后,陈兹方第二次走出大山,而这次无论是比赛成绩,还是比赛时遇到的人或物,都让陈兹方找到了自信。此外,他受邀代表巴东参加湖北垄上牛人大赛,依靠灵巧的双脚完成穿针写字,一举成名。“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自己不是废人,还有价值。”
从那以后,微笑是陈兹方脸上最常见的表情。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天下没有比脚更远的路”。
辍学不辍心,陈兹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想尽一切办法,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探索自己人生的各种可能。
陈兹方一家三口,哥哥外出打工,母亲体弱多病,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经有人告诉他,凭你这个样子,你就赖在村委会或者镇政府不走,要政府给你救济。的确,他完全可以凭借残疾人身份去获取国家补助。他思来想去,虽然自己身体残疾,但心态不能扭曲,不能活成别人眼里的“废物”,等靠要丢人现眼,既不能摆脱贫困,更不会发家致富。
母亲和哥哥没日没夜地干活,陈兹方就在家里做家务、烧菜做饭,但他并不满足,“我不能成为靠母亲和哥哥养活的闲人”!苦难,让他比同龄人更懂得不屈服的意义。“很多次,我都会幻想,也许一觉醒来,手臂就会长出来了,可直到今天也没有长出来……”
靠山吃山,陈兹方最开始想到的就是上山挖草药。没有手,他就用脚一点一点地刨。一年天,他的那双脚新伤叠着旧疤,没有一寸地方是完好的。可是血汗交织,一年不过元的收入,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实在杯水车薪。
年开春,家里的母猪下了13个小猪仔。母亲准备卖掉猪仔,却被陈兹方拦住:“我来养!”当时,他一边养猪,一边挖野草药补贴家用。由于市场不景气,猪出栏时肉价恰好下跌,养猪辛苦一整年,反而亏了多元。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加之找不到销路,乡亲们嘲讽,“一天就想瞎搞”。
没有谁天生坚强,陈兹方也一样。命运不止一次向他亮起红灯,他也不止一次在深夜痛哭,但是自己的人生,不能指望别人帮你调换。其实人生之窗,除了自己,没有谁能替你打开,上天也不能。
陈兹方以自己的方式孝敬母亲
年,好心人送给他一只山羊,他如获至宝,加倍呵护,悉心饲养,母羊繁殖后,羊群逐年扩大。到年,山羊发展到35只,当年卖羊赚了1万多元。这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桶金。后来,他还学着种过天麻与烤烟。虽然有一定的收入,但这依然不是他想要的。自己家是扶贫对象,但他一直认为要靠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脱贫、致富,还要找机会做那种既能帮助自己、又能帮助别人的事情。
陈兹方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需要别人帮助。可因为没有双臂,他还是只能待在老家封闭的环境里,不能像哥哥一样外出打工赚钱。哥哥理解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年初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弟弟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慢慢地,陈兹方开始摸索,玩起了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