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吴楚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研三的学生,年下半年开始,他就着手准备自己的毕业创作,并且也完成了开题报告。由于近两年来连吴楚一贯运用生物材料蚂蚁进行创作,而在此之前,他也养了很多年的蚂蚁,所以毕业创作他依然打算沿用这种创作材料,创作一件与自然主题有关的作品。在主题确定后,他做了很多的小稿,尝试很多的效果并不断地与导师沟通,但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寒假改变了之前所有的计划。
连吴楚
受疫情的影响,学校不能开学,隔离在家的连吴楚还要继续毕业创作,但这时候快递不通,买不到材料,而之前创作所需的材料基本上都放在了学校,怎么办?
连吴楚不得不改变选题。
连吴楚的家乡在福建的农村,离家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大山,疫情期间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去爬山,山里没有人特别安全,不用戴口罩,空气还特别清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受,连吴楚很享受这种感觉,看这这片熟悉的环境,他就在想是不是可以以此入手来进行创作。
作品名称:《巢穴No.32》作品材料:蚂蚁、装置、影像作品尺寸:可变创作年代:
《巢穴No.32》局部
《巢穴No.32》影像静帧
于是在爬山的过程中,他会捡一些自然材料回到家中进行试验,比如腐烂的树枝,在实验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外表看似完整的树枝,其内部别有洞天,不仅仅有非常有意思的空间,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生物,这种自然生态一下子让连吴楚找到了毕业创作时的感觉,与他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最初的设想里面,是让蚂蚁创造一个生态,然后再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
确定了方向之后,连吴楚在网上订购了三百斤的石膏,由于不能发快递,只能走物流,等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收到,接着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实验。在创作的初期,连吴楚都是捡一些小树枝实践,当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可行之后,他的材料对象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其中最大树木的直径将近两米,因此他不得不找人去到山上,将腐烂的树木从森林里面拖出来,然后再用车运回到家里。
创作时,他将石膏浇筑在木头中,把其内部不可视的空间形态以实体的形式剥离出来,使自然物的自然状态与非自然状态相互嵌合,最后再将这些“雕塑”放回森林。因为在野外的环境中作品的观众不只是人还包括一切自然物,蜘蛛在上面织网、白蚁在其中筑巢、河水将它们冲刷,每一种自然物以它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与干预这些作品。
对于连吴楚来说,在家乡的环境里面做东西,与校园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挺慌乱的,但反过来讲,也是疫情给了一次打开另外一扇创作大门的机会,虽然限制很多,但还是倒逼着自己去创造条件,适应环境。
深山
疫情开始时常去的山
疫情期间第一次上山的工作地点
家乡
“在北京我是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这对我今后的创作帮助将非常大。”
雅昌艺术网:首先讲讲这次毕业创作最初时候的一个想法,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连吴楚:毕业创作准备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完成了开题报告,最初的想法是用蚂蚁来进行创作,也多了很多的小稿和实验。
雅昌艺术网:改完方案之后现在你的创作主题、方向是什么?
连吴楚:回到家之后,受疫情的影响,开不了学,没办法只能改变选题,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