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资源 >> 正文 >> 正文

新疆野马喜添丁41匹,生存6000万年的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3/3/7
白癜风应多吃什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5068.html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

新疆野马喜添丁41匹,生存万年的它们,因何走向濒危?

据报道,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有喜报传来,在今年上半年,该繁殖中心一共有41匹野马诞生,目前,该中心的野马数量达到了匹,占据了野马现存数量的四分之一,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野马基地。

新疆野马是什么品种?

新疆野马的学名叫“普氏野马”,它们曾经是我国新疆地区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甘肃、内蒙古的交界处“马鬃山”一带。它们也是目前地球上现存的唯一野马品种,它们诞生于万年前,在科研人员的眼中,它们就是“活化石”。

它们的外型看起来与家养的马匹很像,体长大约2.1米左右,体重在斤。在野外环境中,它们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一般一匹雄性的野马率领着5-20匹不等的野马群,生活在草原和荒漠之间。

那么,既然外表看起来和家养的马没有什么区别,普氏野马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呢?通过对比分析,科学家发现,普氏野马的染色体数量是33对,而普通家马的染色体数量则仅有32对。看起来好像是只差一对是不是?不过却正因为这1对染色体的差距,普氏野马和普通家马就不是同一个物种。

普氏野马为何会灭绝?

我国新疆地区,可以说是普氏野马数千万年来的家乡,不过有趣的是,如今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中的野马,它们却并不是新疆土生土长的“原种马”,它们则来自于欧洲,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年,一名沙俄军官在我国新疆地区率领探险队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匹野马,他们将它捕获并且猎杀做成了标本,后来在年,有一名沙俄生物研究方面的专家,将它取名为“普氏野马”。

根据资料显示,在19世纪末,当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特别是来自于欧洲的科学家们得知中国新疆地区存在着一种野马之后,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因为当时普氏野马作为野生动物,它们的野性很大,很难捕捉到活体,所以,很多科学家们也都是花钱从中国购买普氏野马的骨骼来进行研究。这也促进了人们对于普氏野马的第一次猎杀。

不过,骨骼研究终究没有活体研究吸引它们,所以,后来科学家们便决定从中国购买刚刚出生不久的普氏野马,它们虽然也生活在野外环境中,但是因为还没有成年,相较于成年的普氏野马,会更容易捕捉到。于是,在20世纪初前后,陆续有50匹普氏野马被送到了欧洲,它们在欧洲繁殖,也为后来我国普氏野马灭绝后再引进打下了基础。

为何我国的普氏野马会灭绝呢?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欧洲多个国家的探险队们不断在我国新疆地区猎杀之外,还有就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普氏野马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同时很多国人也在利益的趋势下对它们进行捕猎,于是截止到年,当最后一次在野生环境中看到普氏野马个体后,它就彻底从我国境内消失了,我国也在70年代宣布它野外灭绝。

从欧洲“回家”的普氏野马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如今的普氏野马都是从欧洲引进的,它们第一次从欧洲回家,是在年,当时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在新疆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野马繁殖中心,此后,在和欧洲方面沟通后,先后从德国、英国等地陆续运送了18匹普氏野马回家。

我国的普氏野马也由宣布野外灭绝,到再次拥有。说起来,普氏野马的繁育还是很快的,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发情期,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不过怀孕周期却很长,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新生的普氏野马成长到3岁便会性成熟,就可以进入到新一轮的繁殖之中,所以,自从年普氏野马回家至今,已经繁育出第六代野马了。

普氏野马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还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幸运的是,在多年来的努力下,它们在全世界的数量已经增加到匹左右,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它们是不会灭绝的,下一步,新疆地区也将为了让普氏野马保留住自己的野性基因,准备对匹野马进行野外放生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它们还原本该属于它们的野外生活环境。

参考消息

《中国日报》7月8日文章《新疆野马繁育硕果累累:上半年喜添丁41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