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野外生活 >> 野外生活前景 >> 正文 >> 正文

央视播出90后导演用镜头记录城市动物

来源:野外生活 时间:2024/9/17
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x5h5z6u.html

斜风竹责任编辑

晴宝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最美好、最温柔、最纯洁、最鼓舞人心的相处,很可能是人和自然的相处。”可惜的是,随着文明的高速发展,人类靠侵占自然来扩充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和大自然一起被占领的,还有动物们的家。当森林逐渐被钢筋水泥替代,动物们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远离人类、远离城市,似乎已经成了野生动物唯一的选择。意外的是,有些动物对城市却格外执着,它们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面目全非的钢铁丛林中顽强地活着。远离了自然森林,它们靠什么生存?又是怎么和人类共处?90后导演阎昭,花两年时间,用镜头记录了藏匿于北京城的各色野生动物,制作成纪录片,这就是《我们的动物邻居》。从影片里,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感受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彼此的共生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01善意是立足的支点李翔和丈夫在北京拼搏多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但是在搬家的时候,他们发现新家竟然被占领了:一对红隼夫妇,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住到了家里的空调机位上。红隼属于猛禽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对红隼夫妇,在为即将诞生的孩子寻找巢穴的途中,被乌鸦驱逐,迫不得已,才选择寄人篱下。李翔说:“它在这儿都能安家,那真的是找不到地方了。”看着无家可归的红隼,李翔回忆起自己刚工作的时候,她也没有家。为了找一个安身之所,她崩溃过,也绝望过。红隼白天为了生存辗转天际捕猎,到了晚上,无处可去的它们,只能瑟缩在空调机位里,和家人相互取暖,这和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李翔只觉得悲凉:“找一个家的感觉真的挺难的,活着挺不容易的。”于是,李翔和丈夫决定,在红隼幼崽成年之前,都不装空调,让它们安心住在这里。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李翔夫妇般善良。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复师周蕾说,即使全年无休,他们一年能救助的动物,都没有盗猎者猎捕一次的数量多。明知道救助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从没想过放弃。而且为了让善举得以延续,他们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次的救助放生活动。通过活动告诉大家:也许只是你的一点点善意,就能拯救一个濒临灭亡的伟大生命。有人曾说:“善良是天性,善意是选择。”人类的发展无可避免,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大自然的牺牲。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至少可以选择心存善意,尊重、爱护每一个生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动物在这座冷漠的水泥森林里,有最后一方立足之地。02尊重是最稳健的桥梁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国仅有多只,濒危程度和大熊猫相当。但在十渡镇上,一群黑鹳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镇上的六渡桥浅滩,原本是黑鹳觅食的地方。但自从80年代修起了公路和饭店,随着客流增加,过渡捕捞也让浅滩河鱼越来越少。缺少食物,黑鹳的生活日益困难,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和饥饿时刻都在侵蚀着它们的生命。老蔡和黑鹳做了二十几年邻居,做不到袖手旁观,他决定帮邻居们度过这个难捱的冬天:给它们投食。一开始,老蔡找来兽医吴秀山,两人买来两百斤的泥鳅,白天投放在浅滩里,企图吸引黑鹳过来觅食。但黑鹳生性胆小,戒心很重,看到有人在浅滩,根本就不愿靠近。老蔡和吴秀山没有放弃,在经过多次观察后,他们发现黑鹳会在夜晚休息,清晨觅食。他们决定顺着黑鹳的本性,尊重它们的生活规律,顶着刺骨寒风,改在深夜偷偷去浅滩投食。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清晨,黑鹳终于安心地在浅滩饱餐了一顿。老蔡和吴秀山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明白,只有怀着平等尊重的态度去了解动物,才能跨越人与动物间的鸿沟,给予它们正确的帮助。作者杨进涛曾说:“善良是人性的根本,尊重是相互的。坚守善良,相互尊重和帮助,这才是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没有善心和尊重的帮助,那只是一种自我满足,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只有人类重新审视自我,懂得用善心去看待世界,用尊重去对待万物,那万物才会回馈给我们同等的尊重和善意。03在这片土地相依共存王申福住在远离市区的郊外,最近几天他的农场发生了一桩怪事:自己养的鸡,莫名其妙被偷了。经过一番侦查发现,“小偷”竟然是一只野生猪獾!王申福从小在镇上长大,和这只猪獾已经做了四五年的邻居,一直都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再加上猪獾极其胆小,平时根本就不会接近人类,更别说冒险到农场来偷鸡了。因此王申福推测,猪獾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比如说是怀孕了,或者生病了,不得已才当了“小偷”。就和人一样,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以命相搏?但是人遇到困难,会有朋友家人帮忙,再不济还有社会救助,那猪獾呢?不难想象,没有食物,也无处可去,如果再没有人帮忙,等待它的只有死路一条。最后,王申福没有阻止猪獾“偷盗”,反而决定救济自己的这位野生邻居。尽管这样会给农场造成损失,但王申福却心甘情愿,因为他觉得:“这块养育了自己的土地,并不属于自己,还属于庄稼大树,也属于獾。”的确,土地是无私的,自然在土地中孕育,生命在土地上繁衍。它应该是属于万物的,不属于任何人或任何一个种族。没人有资格去剥夺土地,剥夺自然,剥夺动物的栖息地。但人类却喜欢打着发展的旗号,侵占一处处山林,驱逐一只只动物。叔本华说过:“凡一切战争的本质都是掠夺。”人类对自然、对动物的掠夺,其实就是人和动物间的一场战争。动物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丧失了家园,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多个物种濒临灭绝。而物种减少,生态链失去平衡,最后危害的还是人类。战争之下,双方都是受害者,永远没有赢家。只有我们意识到这点,停止单方面的掠夺,懂得感恩自然,敬畏生命,用包容和善良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才能实现人和动物的双赢。正如史怀哲说的:“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558.html